最新网址:sk.3qxsw.com

11月的北平下雪了。

街上人来人往,大多穿着蓝色或者军绿色的大衣,除此外,人群是没有格外的颜色。

时代的洪流夹杂着热烈的气息,有人高呼,有人呐喊,自行车打咕噜的声音此起彼伏。

书店里面属于革命先驱,红色的大横幅,改革开放的标语贴的满墙。

陈清如站在店门口。

宛如机器人一般,递钱找钱。

自从汪曾祺先生的《受戒》发布之后,文坛上面又有一些新风,莫过于是因为他敢立新局,写爱,抛开了政治抛开了一切,谈艺术,谈生活。

虽然说,书在这时候属于贵物,快一元一本,好几天工钱,但依旧敌不过人们的热情。

又来一位穿着军大衣的男人问道:

“同志,书店里面还有《受戒》吗?”

买书的多是一些文学分子,毕竟在这个识字率不高的年代,乐意看书的更是少之又少。

或许是跟潮流。

陈清如指了指桌面上面放着的最后一本《北平文学》杂志,因为后几页的纸压弯了角,所以是别人挑拣剩下的。

那人有些无奈拿起杂志,问道:“除了这一本之外,还有其他的吗?”

陈清如如实回答:

“没了。今天就只有三十本的货,前面的卖完了,就剩这一本。”

这买书得经过内心的抉择,买书之后,说不定还能因为看书深受别人的喜欢,应该要买。

所以依旧是拿钱买下来了。不过是一星期的工钱,买书狠狠心就下来了。

陈清如接过一张一元钱,从抽屉里面找钱。

“《北平文学》一块钱,刚刚好。”

陈清如在去年才从下乡回来,属于知青一行里面算好一点的,刚刚好自己的母亲下岗,接了这街道书店的活。

比起进厂或者其他的活,要轻松一些,毕竟每天就坐在书店里,有人来就卖,没人来就睡觉。

唯一累点就是搬书,到了月初或者星期一,就需要收些新书补充书店。

这时候的他就会有些怀念上辈子自己左拥右抱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过得还算滋润,就算活到五十多岁,一天一次还算可行。

因为互联网的兴起,他是第一波投资电商的,直接入股某音,每年按成分钱。虽然是个丁大的股东。

背靠某音,手底下网红和coser无数,捧红一些小网红赚点生活费。

可惜一波捧红的网红,因为瞧不起农名的劣迹把他害惨了,梭哈的短剧更是亏成血本,惨实在是惨。

本以为富婆的“大手”可以控制一切,可惜自己还是死了。

说实话,刚重生的时候,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尿的远一些。

“陈清如,记账完了?”

旁边突然出现一个姑娘,麻花辫,灰色棉衣外套,脸上则是有些阴晴不定。

陈清如躺在摇椅上面,因为铺着一层灰毛毯,这样很暖和,这是他那个担忧人的老妈在冬天一上来就给他拿来的。

“除了《北平文学》和《人民文学》之后。基本颗粒无收,不用算什么账了,你着急啥?”

不过陈清如稍微多看了女人一眼。

胸脯是比其他人挺立一点,特别是后臀的曲度,陈清如仔细观察过,按这个年代的说法就是适合生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