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丁二、弥勒疑问 分二:戊一、此土菩萨疑问;戊二、他土菩萨疑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五十七面,我们看丁二的“弥勒疑问”。这一科是正式讲到“约本门开近显远”。

天台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把佛陀分成两大部分:一个是本门的佛陀,一个是迹门的佛陀。那么,这个“本门的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诸佛功德的根本。佛陀所有的功德是有一个根本的,就是佛陀的法身、报身。也就是说,我们凡夫的修学,从名字位到外凡的五品观行位,到内凡的六根清净位……到内凡清净位的时候,在寂静的心中,突然间一念的相应,这个时候我们生命当中第一道的光明出现,就是入了大乘的见道位,破无明,证法身。法身出现,当然就有报身,就有应化身,这三身具足。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本门是约法身、报身安立的,而事实上,从圆教的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有四十二品的法身,地地圆满、地地光明,那到底是约哪一品呢?

智者大师说,按照《法华经》里面的内容,这个本门是第一品的法身,就是你一个凡夫初证法身的那个时候叫做本门。因为你这个法身是一得以后,一得永得,他不可能失掉,只是说后面的是怎么样?地地圆满而已。就像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这本质,这个光明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它的亮度不同。所以,当释迦牟尼佛从一个真实的凡夫位,透过内凡、外凡的加行以后,第一道法身出现的时候,这个就是本门的出现。而他那一期的本门所出现的应化身所教育的弟子,叫做本门弟子,就是<从地涌出品>的当机众。释迦牟尼佛真正意义的成佛,就是那一次是真实的,后面全部都是示现的。后面的,他到东方世界,到娑婆世界,到哪一个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其实都是示现。他早就成佛了。

所以,说这个人成佛了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第一次出现法身的时候,他叫做成佛,因为他三身具足了。所以我们在学《法华经》,你要进入<如来寿量品>之前,要先弄清楚什么叫做本门佛。就是初证法身的那一次,那一刹那,就是本门佛。

那什么是迹门佛呢?就是你有本门以后,从今以后你就可以怎么样?“月印千江,百界作佛。”你愿意到哪里去都可以。你只要发愿,然后去修习波罗蜜,去成熟众生,庄严净土,只要你有净土。第二个,只要有人跟随你,你就可以成就一个八相成道的佛陀。这个就是迹门的佛。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出现,就是迹门佛。

这两个佛,对我们凡夫来说都很重要,各有各的重点。本门佛,他的重点在于功德摄受;迹门佛的重点在于现身说法。

我们以净土宗作例子好了。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我们对于阿弥陀佛的认知,要有本门的阿弥陀佛跟迹门阿弥陀佛的认知。比方说,你平常在佛堂里面念佛,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不可能现前,阿弥陀佛的现前是“是人临命终时”。但是,阿弥陀佛没有现前,不表示阿弥陀佛没有加持你,说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你在佛堂默默地念佛,其实你已经在积累往生的一种功德。就是,你不要以为极乐世界的莲花是临终才出现,它是在你平常每一句的忆佛念佛当中念念成就,因为你跟法身感应道交了。法身的功德是常住的,它没有时空的障碍的,只要你把善根准备好。那么,净土宗的善根是什么?忆佛念佛,他就跟你感应道交。

当然,你也不可以执理废事。说,欸,我平常有念佛就好了。你一定要怎么样?还是得求往生。因为,蕅益大师说,你要能够往生,你才能够蒙阿弥陀佛长期的教化。我们一个凡夫要成就智慧,不是短时间的感应就可以解决的。你一定要跟佛陀同时生长在同一个时空,他给你教化,你有问题请教他。

所以蕅益大师说,我们不能执理废事。虽然我们忆佛念佛就跟弥陀的法身功德感应道交,“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但是如果你没有往生,你的现实状态——娑婆世界就是没有应身佛出世。所以,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才可以跟阿弥陀佛同一个时空,同一个环境,然后慢慢地成长。所以对我们凡夫来说,本门他的好处是随时都在,迹门就是现身说法,所以这两个对我们都很重要。

前面的十四品,我们讲完了迹门的释迦牟尼佛这一代的现身说法,我们作一个总结,就是会权入实,建立一佛乘的思想。以下正式地讲到本门的功德。佛陀讲本门的功德,他的一个内涵,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是怎么样成佛的,没有讲,而是假借他的本门弟子,就“从地涌出,住在空中”。

这些本门弟子出现的时候有两个特点:第一点,功德具足。我们前面看到本门弟子出现的时候是大神通、大智慧、大福德庄严,那都是久修的法身菩萨。第二点,这些本门弟子,这种大功德庄严的弟子,对释迦牟尼佛是事以师礼,用事师长的态度去恭敬释迦牟尼佛。这表示说,这些本门弟子跟释迦牟尼佛是有师生关系的。

所以,他一方面功德庄严,一方面事以师礼,也就引起了释迦牟尼佛这一期教化的迹门弟子的疑惑了:就是这些大功德的庄严的法身菩萨,到底跟释迦牟尼佛过去世结下什么因缘?由这当作一个发起,发起序。

戊一、此土菩萨疑问 分二:己一、长行疑念;己二、偈颂正问

我们看弥勒菩萨代表大众提出疑问。疑问里面有两段,先看此土菩萨的疑问,后面再讲到他土菩萨的疑问。此土菩萨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应化以后……这些菩萨当然不是这一期成就的。其实,真正释迦牟尼佛迹门的弟子是声闻众,就是这一期的这些舍利弗、目犍连尊者等,从一个生死凡夫、外道开始学佛,到证得阿罗汉。那么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些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早就是菩萨了,他们是来亲近释迦牟尼佛的应身佛,所以也算是此土的迹门弟子。那么弥勒菩萨就代表这些所有的迹门弟子提出疑问。疑问里面分成两段:第一段,长行的疑问;第二个,是重颂。

己一、长行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诸菩萨众,皆作是念:我等从昔已来,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从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供养,问讯如来。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千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我们先看长行方式的疑念。就在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在空中现前,然后用身口意去供养释迦牟尼佛以后,这个时候,弥勒菩萨以及法会当中的本土的八千恒河沙的菩萨,心中共同有两个疑惑:

第一个,“我等从昔已来,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我们知道,这些大菩萨,法身菩萨,都不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的,但是他们是在这个时候来亲近释迦牟尼佛,听他说法,来辅助释迦牟尼佛的迹门佛的教化。那么这些法身菩萨他们是怎么样?他们是可以“千百亿化身”的,所以他们不是只有亲近释迦牟尼佛,他们经常是遨游在十方世界,亲近十方诸佛。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出现,就是说,即便我们这些法身菩萨,长时间地亲近十方诸佛,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甚至于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号。不见其人、不闻其名,这个很特别。这第一点。为什么都没有见过这个人,也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号呢?这第一个,这问人。

第二个,问事。这些法身菩萨,从地涌出,住在世尊前,对世尊合掌供养,问讯如来,事以师礼,那是为何而来?

第一个问人,从何而来?第二个问事,为何而来?问两件事情。

这个时候,当然不是只有弥勒菩萨有这样的疑问,乃至于八千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中都有共同的疑问。弥勒菩萨一方面自己想要解决心中的疑惑,一方面也要解决大众的疑惑,所以合掌向佛,来向佛陀请问。弥勒菩萨的疑惑主要有两点:

第一个,不知其人。就是说,我们是法身菩萨,我们是经常以千百亿化身来亲近十方诸佛,有太多的亲近诸佛的经验,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些菩萨呢?其实,从古德解释里面,他们是有见过,但是他们不知道其人,不闻其名。表示什么?按照菩萨的情况,低位不知高位的境界,就你低阶的,你看到高阶的,你不知道这个菩萨的本来面目。就好像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观世音菩萨有好几种示现,其中有一个叫鱼篮观音,他就示现作一个卖鱼的妇女,整天拿一个鱼篮子在市场里面卖鱼,趁这个机会来摄受众生。那么你今天一个生死凡夫,你看到鱼篮观音,你会知道他是观世音菩萨吗?你当然不知道。所以,你整天跟他买鱼,但是你跟他讲说,我从来没有看过观世音菩萨。其实你跟观世音菩萨经常见面。这个就表示什么?表示从地涌出的菩萨的水平、境界,是高过弥勒菩萨,所以他才说“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就是这些法身菩萨的水平是超过弥勒菩萨的,是这么一个情况。第一个,不知其人。

第二个,不明其事。就是他们为什么来了以后向释迦牟尼佛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皈依,事以师礼,这事因缘何在?不明其事。

这提出两个疑问。

己二、偈颂正问 分四:庚一、问来处来缘;庚二、叙眷属数量;庚三、问法师是谁;庚四、结请决疑

前面是长行,这以下用偈颂的方式,正式请问。偈颂有两段,先看“问来处来缘”。

无量千万亿 大众诸菩萨

昔所未曾见 愿两足尊说

是从何所来 以何因缘集

这第一段先提出两个问题。就是说,从地涌出的这些无量千万亿的法身大菩萨,虽然说他们是法身菩萨,可我们也是法身菩萨,我们亲近十方诸佛,但是我们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希望佛陀能够为我们宣说两件事:第一个,从何而来。问这个人是怎么来的。第二个问事,他们为何而来。问人跟问事,两件事情。

第二个,弥勒菩萨就赞叹,叹德,这些法身菩萨的功德。

巨身大神通 智慧叵思议

其志念坚固 有大忍辱力

众生所乐见 为从何所来

弥勒菩萨当然也是法身菩萨,能够让弥勒菩萨赞叹的,那当然是不思议境了。弥勒菩萨赞叹这些法身菩萨,提出六点的说明:

第一个,巨身。看他的身相就不可思议,这种福德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这身相是一种福德所庄严。第二个是大神通。这个神通跟你因地的三昧、禅定、陀罗尼是有关系的。这个人的三昧力、禅定力是高深的。第三个,智慧叵思议。他们具足广大的中道的智慧。第四个,志念坚固,菩提愿力不退转。第五个,有大忍辱力。这个大忍辱力是赞叹他的理观强。一个人内观力越强,他对外境安忍不动的力量越强。第六个,众生所乐见。就是这个菩萨已经长时间地圆修六度,广结善缘。

赞叹这六种功德,最后问“为从何所来”。

这六种功德,我们特别提到一点,“众生所乐见”。

我们知道,成佛,在《法华经》的思想是两大块:一个是般若道,一个是方便道。般若道强调万法回归一心,所以到了<随喜功德品>你会知道,到了<随喜功德品>佛陀就明确地提醒,修般若道的人,你最好是不要去管一些什么布施、盖庙。他说,这些东西其实赶不上你在里面修理观(到<随喜功德品>再说)。就是你在一个凡夫位、趋向般若道的时候,你的重点在于万行回归一心,没有什么事情比开显内心的真如本性更重要。

但是,到了般若道以后,进入方便道,那就不一样,它的方向完全相反了。前面重内观,那么到了方便道以后是怎么回事呢?是一心开出万行,开始从空出假了。到了万行当中的六度,更重要的就是广结善缘。

众生是这样,众生法界,我们一个打妄想的众生,我们根本没有判断力,说哪一个菩萨比较好、哪一个菩萨的功德比较大。我们没有判断力。我们完全是怎么?靠直觉。比方说,以我们娑婆世界来说吧。娑婆世界,我们特别喜欢观世音菩萨,特别喜欢地藏王菩萨。那难道你有判断力说,这个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比其他菩萨的功德大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这两个菩萨长时间跟娑婆世界众生结缘,他们经常示现各种卖鱼的、卖菜的……做你的弟弟,做你的哥哥,做你的父母,长时间地跟娑婆世界众生结缘,所以你看到他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欢喜。你也说不出来,就觉得特别亲切,这就是“众生所乐见”。

就是这个菩萨长时间在众生的世界里面修六度,广结善缘。所以,合理地推论,这个菩萨是一个非常资深的法身菩萨,不但是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重点是跟众生结下了广大的善缘。所以这些菩萨是不得了的,他们在方便道已经长时间地经营于这个众生的法界。当然这个菩萨就值得我们探讨——他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而来?这是提出这两个问题。

庚二、叙眷属数量

我们看庚二的“叙眷属数量”。先看第一段。

一一诸菩萨 所将诸眷属

其数无有量 如恒河沙等

这从地涌出的菩萨,他不是一个人来,而是每一个菩萨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带有眷属。这些眷属加起来数量非常非常的多,犹如恒河沙等。这里作一个总说,就是这些菩萨各有各的眷属。

我们看这些眷属的数量。看第二段。

或有大菩萨 将六万恒沙

如是诸大众 一心求佛道

是诸大师等 六万恒河沙

俱来供养佛 及护持是经

将五万恒沙 其数过于是

四万及三万 二万至一万

一千一百等 乃至一恒沙

半及三四分 亿万分之一

千万那由他 万亿诸弟子

乃至于半亿 其数复过上

百万至一万 一千及一百

五十与一十 乃至三二一

单己无眷属 乐于独处者

俱来至佛所 其数转过上

这是说明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所携带的眷属的情况。

携带眷属最多的,就是用恒河沙来做单位的。有些的法身菩萨各自带了六万恒河沙的眷属,这最多了。六万恒河沙的眷属都是一心求佛道的,就求大乘法的。这些带有六万恒河沙眷属的菩萨有多少呢?有六万恒河沙数。六万恒河沙的菩萨,各带了六万恒河沙的眷属,“俱来供养佛,及护持是经”。这些菩萨里面眷属最多的,就是六万恒河沙。

或者少一点的,也有带五万恒河沙。那么五万恒河沙,“其数过于是”,就是说,眷属的数量越少,这些领导者菩萨的数量就越多。所以,领导五万恒河沙眷属的菩萨数目,是远远超过领导六万恒河沙的。就是数目越少,这个菩萨就越多,领众的菩萨就越多。或者有带四万恒河沙,三万、两万、一万,乃至于一千、一百,乃至于亿万分之一恒河沙。这就以恒河沙做单位的,有这么多。

第二个,用“那由他”做单位。那由他就是千亿。有千万那由他。

或者有一般数目的,就是万亿、半亿。当然这些,我们说过,数目越少,这些领导的菩萨就越多,或者百万、一万,乃至于三、二、一。甚至于有的是“单己无眷属,乐于独处者”,有些人是单独一个来,他是没有眷属的。那么这些人数目就最多了,这些的数目就超过前面的所有有眷属的数目了。这是说明眷属的情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