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两个字,现在几乎被用烂了。比如一个酒局,参与者难免有相互不认识的。一番介绍引荐,就会说些“大家都是朋友”,之类的话语。其实这,就只是个表面上的客套。但是酒局过后,某人可能以为,从此就算巴结上了某位人物,到处舔着张大脸炫耀说,那谁谁谁是我朋友!我们一起吃过饭,喝过酒!
类似这种人,十有八九要被打脸。因为人家根本不会认,客气一下你还当真了?
什么才算是“朋友”呢?古人有云,“同学为朋,同志为友。”
就好比,由于各种目的凑到一起的群体,就可以称之为“朋”。所谓“朋党”,指的就是这种存在。而“友”字,就比较挑剔了。
说到底“朋”,只是勉强凑到一起的团体。虽然有感情,但其实并不多。就好比你多年未曾联系的小学同学,有人突然找到了你、并随之拉进了一个群组。那里边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回忆不起面貌的人,都可以算是你的“朋”。但是称之为“友”,就差点意思了。
只有志同道合,三观、兴趣高度融合,并且建立起深厚感情的人,才配称作“友”。所以我们说“友谊”,而不说“朋谊”。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感觉?要好的朋友,甚至比有血缘的某些亲戚,感觉上还要亲近、可信许多。
“两肋插刀”这个词,形容的是朋友间肝胆相照。典故是出自一个秦叔宝为了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故事。
隋朝末年,山东好汉秦琼在县衙当差。县太爷接上峰指令缉拿境内“响马”要犯,就派秦叔宝带领众捕快去抓捕。
所谓“响马”,就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但是在《隋唐演义》书中,这些都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秦叔宝结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响马”。
这秦叔宝接上司抓捕令后,哪里肯抓自己的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朋友躲避,又在抓捕过程中,故意带领众捕快走岔道,成功的保护了这些朋友。
这抓捕行动,是注定必然失败的。秦叔宝又怕连累他人,自己染面涂须、冒充响马去登州顶罪,这可说是真够朋友了!后来说书艺人为歌颂秦叔宝当年帮朋友脱险而故意走岔道的千秋义举,就将岔道口附近的村庄称作两肋庄,由此产生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神奇故事。
两肋岔道的岔道谐音“插刀”,最后就演变出“两肋插刀”这个成语。
然而这还属于艺术加工,历史上真实称得上过命朋友的,得首推羊角哀与左伯桃。
羊角哀与左伯桃路上相遇,结伴去楚国谋前程。当时正值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两人都是穷书生,衣衫单薄、干粮殆尽。左伯桃为了不使两人都死于冻饿,暗中脱下衣服,将干粮留给羊角哀,鼓励他去楚国谋取功名,自己却钻进树洞冻饿致死。羊角哀在楚国果然获得重用,待功成名就之后返回二峰山,重新厚葬了左伯桃,又在他墓前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两位贤人的义气,就在二峰山东峰,建了左伯桃庙。又在西峰,建了羊角哀庙。从此,这段历史故事永远流传下来。
在民间,羊角哀殉友还被演绎成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神话故事。其中牵扯到一位历史上更为大有名气的剑客——荆轲。
只说羊角哀忍着悲痛草草葬了左伯桃,做好标记后,一路来到了楚国。这一身才华,果然受到了国君赏识,并得到了重用。
但是羊角哀这人义气,并没有忘记旧友。就上表了楚王,归来重新厚葬左伯桃,并且为之守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