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继续,殿内刚平息的争吵气氛再次被提起。崇祯目光如炬,静静环视百官。这是他计划中的关键一步——通过一项惠民政策草案,试探朝臣的反应,尤其是两大派系对皇权的真实态度。
他轻咳一声,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
“朕最近思考,朝廷施政多年,赋税苛重,百姓苦不堪言,而今国库虽空,但民心更为根本。”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却带着几分与崇祯记忆截然不同的冷静与理性,“朕拟定一项惠民政策:即刻赦免北直隶三县因天灾欠下的赋税,同时组织朝廷粮仓赈济灾民。”
话音落下,殿内瞬间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百官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在彼此间游移,有人眉头微皱,似在权衡此举对朝廷财力的影响;有人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显然在揣测皇帝此举的真实意图。东林党人隐隐露出几分不悦,而宦官派则低垂着头,脸上带着试探的恭谨神色。沉默中,仿佛一股无形的张力在殿堂间蔓延,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第一个开口的人打破这微妙的平衡。
温体仁出列,沉吟片刻后开口:“陛下心系百姓疾苦,实乃天子之德。只是……北直隶三县虽受天灾,但朝廷赋税攸关大局,若贸然赦免,是否会引其他州县效仿,导致国库更为空虚?”
这话表面是在为朝廷财力担忧,但李辰通过心镜术感知到温体仁内心并非全然如此。深藏在那平静表象之下的,是一抹隐隐的不安和试探。他显然在揣摩皇帝的真实用意,是出于民生考量,还是为了树立皇权威信。
“温卿所言有理,”崇祯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转向右侧的曹化淳,“曹公,内廷存粮如何?朕意赈灾,你可有良策?”
曹化淳闻言,连忙拱手:“陛下圣明!内廷粮仓虽略显拮据,但奴才愿从宫中储备中调拨十万石粮食,分赈三县,以解燃眉之急。”
他的话语谦卑顺从,但李辰心镜术下的情绪却是另一番模样。曹化淳的顺从更多是一种权宜之计,他试图通过表态赢得皇帝好感,同时避免让东林党借机攻击内廷贪腐。
“这两人,一个试探,一个表面附和,却都没有真正顾及百姓。” 李辰在心中冷笑。他明白,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宦官派,他们的关注点始终在权力和利益上,而非自己提出的政策目标。
眼看朝臣对新政的支持态度暧昧,崇祯决定进一步施压。他站起身,声音变得更为严肃:“诸卿可知,北直隶三县因灾而亡者过万?朕乃大明天子,若连治下百姓的生死都不顾,又何谈万世之基?”
他的话如一记重锤敲打在众臣心头,殿内一片静默。心镜术捕捉到几道复杂的情绪波动:温体仁的戒备中掺杂了一丝动摇,曹化淳则多了几分真实的不安,甚至东林党中一名年轻官员叶知礼的情绪中浮现出羞愧与隐隐的敬意。
这让崇祯心中略感欣慰。他意识到,朝堂并非全然冷漠,也许还有一些尚存良知的臣子可以为己所用。
“既然朕的决定已下,你们只需执行。”崇祯的语气变得冷硬,他目光扫过全场,定在温体仁和曹化淳身上,“温卿,你负责拟定赈灾细则,确保赈粮精准发放;曹公,调拨内廷粮食不得有误。三日之内,朕要看到具体执行方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