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九月初九卯时初,京城皇宫奉天大殿。
洪武皇帝朱元璋紧皱着眉头,正听着吏部尚书陈修在那里滔滔不绝!
“陛下,如果不早些做准备,我大明,恐将无人才可用啊!”
老朱自然想起了东昌府的那些学堂,那里先生所教授的学问知识,确实与传统私塾书院所学相差甚大!
丞相汪广洋走出队列,“陛下,陈尚书所言非虚啊!”
“自去年八月始,陛下昭告天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陛下将亲策于廷!”
“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至此,京师与各州府则分别开始举行乡试,到了今年四月举行会试期间,由陛下亲自策问于奉天殿,并录取了120人分派各地!”
“今年正月,陛下又令各州府连续三年举行乡试,所有举人都免于会试,赴京师听候授官。”
“陛下,这些官员确实懂得一些文章,但同时也缺乏经世济民之道啊!”
“陛下还从各府的举人中选拔一些年少俊异者担任翰林院编修、秘书监直长等官职,让他们在宫中文华殿学习。”
“可是这些所录取的人才,大多也是后生少年,我们只会教他们一些锦绣文章,对于处理各种实事的政务所教甚少!”
“从商务部近期的改革来看,这并不利于后续的人才任用!”
“我大明王朝刚刚建立不久,虽然官员缺额确实很多,但也要慎重对待!”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万一出了一丝纰漏,到时候亡羊补牢亦是晚矣!”
“依臣看,东昌府的专职学习班就办的很不错,值的我们学习借鉴!”
“他们所教,从不拘泥于一格,缺什么就教什么,专人专职,活学活用,效果显着,还望陛下明察效仿!”
翰林院大学士宋廉出列,启奏道:“陛下!臣以为,汪丞相所言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之嫌!”
“我等并非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腐儒,为大明培养能独挡一面的全才,才是最利于今后发展的长久之道!”
“需知过犹则不及,欲速则不达,学海无涯,并无钟南捷径可走,还需要一步步慢慢积累。”
“汪丞相只注重片面的学识,一心只想求快,那与匠人学徒又有何不同!”
“果真如此做的后果就是,三教九流混迹官场,人才必然良莠不齐,但却依然可以在朝为官!”
“这岂不是抹杀掉了那些一直以来寒窗苦读经意的学子,这对他们也太不公平了些!”
“依臣看,此法决不可取!毕竟千百年来,朝廷取士向来如此,科举想要变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陛下!当要三思而后行啊!”
陈修指着宋廉怒喝道:“你这分明是在胡搅蛮缠!一个读书人,学那么多没用的作甚!那要浪费多少时间?”
“如果采取分授教学,大到商业银行,小到高产粮的种植学习,哪样不是立竿见影!”
“学生只需学习很短时间便能成才,寒窗苦读十年又有什么用!”
“如果你让一个只知道写锦绣文章的官员去治理水患,他懂得如何治理吗?”
“如果单独教授一科水利学,等学生学会就能马上学以致用,很快就能解决可能出现的麻烦!”
“之前没人想到此法那就不说了,可现如今有了好的办法为何不用?”
“宋大人,还说你不是腐儒,放着现成的捷径不走,偏偏走那既劳神又费力的无用大道,我看你就是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
宋廉气的胡子乱颤,手指着陈修道:“你……你……!”
陈修翻翻白眼,“我怎么了?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哼!商议就是商议,我只是提出不同的看法罢了!你为何要出口骂人?
“呵呵!要不是看你年纪大,我还想揍你一顿呢!墨守陈规的老顽固!”
“好你个陈修!老夫和你拼了!”
朝堂上的其他官员看热闹归看热闹,但是哪里敢真让两人在朝堂上打起来!
文官们纷纷拉胳膊抱大腿,把两人远远分开!
一群武将则抱着膀子看的正起劲儿!
只见两人被分开后,嘴里依然犹自不停,还在互相问候对方家人老母!
汪广洋看向好似正在出神的陛下,一脸的苦笑!下边眼看都要打起来了,陛下也不知想什么去了?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从大殿一侧的小门进来,悄悄来到毛骧身侧。
站在台阶一侧正看戏的毛骧发现了这名手下,伸手接过递来的一个小竹筒。
看了看竹筒上的标记,知道事情紧急,也顾不得其他,步伐轻巧如灵猫,三五步就来到陛下身侧。
“陛下,有东昌府的消息!”说着把竹筒双手奉上!
老朱虽然坐在龙椅上开小差,可眼神却一直在纵揽全局。
坐的高自然就看的全,自打那名锦衣卫一出现,就被老朱发现了。
从毛骧手里拿过细细的竹筒,在检查过腊封完好无损后果断打开,抽出了其内的一张纸条。
老朱展开纸条定睛看去,大殿里亮如白昼,纸条上的字体虽小,但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陛下圣安!”
“奇珍楼刘强,将于九月初九辰时末,于东昌府运河码头,搭乘东客17轮,启程前往南京城。”
“同行人员共计三十二人,其中九位是其家人,身份来历皆不详!”
“若无其他特殊情况,或于十日未时抵达京城!”
“锦衣卫百户曹艺高,于八日亥时末,飞鸽传书,奏报于陛下!”
老朱眉毛微挑,眼睛渐渐泛起神采,“呵呵!终于要来了么?”
从纸条上收回目光,抬起眼皮向下看去,此刻正骂作一团的两位臣子,已经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嘴里脏话连篇!
朱元璋瞥了一眼身旁的小内侍,内侍官吴显,领会到了万岁爷的意思,抬手就挥出一鞭子!
“啪……!”
皮鞭抽破空气的爆鸣声响彻整个大殿,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文官们纷纷返回各自位置站好。
陈修和宋廉也停止了互相的指责与谩骂,齐齐向陛下躬身一礼,然后返回到了队列之中。
朱元璋起身,迈步走下御阶来到大殿中间,看着两边的文武百官说道:“其实你们说的都有一些道理!”
“丞相,你告诉咱,应该怎么办呢?”
汪广洋看了看陈修,又看了看宋廉。
“回陛下;臣也不知如何是好啊!”
“呵呵!你们是当局者迷啊!”
“要咱说,两种办法都可以拿来试一试啊!你们为何非要选出个一二三来不可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