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从黑夜下到黎明。
朝会上,不知是不是这天色不对,今日的臣子们脸上的神色不是乌云密布就是愁云惨淡。
天机阁阁臣月仑依照惯例秉述道,“皇上,臣近日夜观天象,紫宸星旁群星璀璨,是为大吉之兆,只是北方似有异变,此事臣需再探查,方能定夺。”
往常皇帝听到此等吉兆的话都会龙颜大悦的,今日不知为何竟是淡淡地说了一声,“爱卿再探便是。”
想来这天气不好还真会影响常人的心境。
“臣有本奏,”礼部尚书出列道,“北狄使臣柯和乎已到何州,不日便可抵达京师,臣已经草拟了一份随行迎接名单,请皇上定夺。”
皇帝捏了捏眉心,道,“此事事关两国邦交,稍后再议。”
“是。”
礼部尚书退回去后,韩展业就紧跟着出列,秉奏道,“臣拟将百官诸子之宴会,设于御花园北园,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林放逸挥了挥手,“准奏。”
太师方化缓声道,“皇上,适才月大人说北方似有异变,想来应是北狄人意欲进犯我朝,老臣以为可派武安将军前往镇守。”
老太师的身姿就像那天山顶的千年积雪,久经沧桑而宁静祥和。
是以他的话落下许久,殿内众人都噤若寒蝉。
其实但凡换个人来提议让武安将军去北境守那苦寒之地,都得接受群情激愤的声讨。但老太师不一样,他是两任皇帝的帝师,朝野上下就没有不敬重他的。
继曾老将军之后,韩展业可谓是武臣之首,他原本也颇瞧不起那些欲以笔墨指点江山的文臣墨客,但在得知林放逸终身奉为圭臬的那句“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是方化直言进谏的之后,也渐渐地正色起这位老太师了。
【《管子·七臣七主》中的名句,意为:君王能够施行仁德的政治,品德高尚的人便会得到重用;如果君王喜欢名利,这样那些喜欢污蔑重伤的人便会得到重要的职位。】
袁集有些急眼了,但看无人胆敢反驳,就连武安将军也只是静静地伫立在右侧看着皇帝,他抚了抚袍袖,站出来道,“臣以为不可!请皇上三思!”
先不说自当今圣上继位以来,边境并无大事发生,就是有,如今也不该动辄派武安将军到边境去。
守疆一事,随意点派一位年轻有为的小将领就是了,将武安将军派到那里去,分明就是在贬他啊!
这老太师难不成是老糊涂了!竟然在朝会上提出这种建议!
皇帝看着底下的窃窃私语,他听不清,但多少也能猜到。
文臣无非是不在意的,但老太师提,他们便跟着进谏。至于武将嘛,武安将军都要外放去守边境了,其他人难免也怕丢了头顶上的乌纱帽,此时自当抱团请求留下武安将军,另派武将去北境。
他看着这些貌合神离的臣子,沉静道,“此事待月卿重新观测后再议。诸位爱卿,无事便退朝吧。”
“皇上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了朝后,大臣们尽数散去。
韩展业抬头看了看,这宫殿琳宇庄严华丽,四角高高翘起,弧度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蔡思劝他起事的声音又响起来。
“将军血染沙场数十年,好不容易回来享乐,这才多久,又要被绳索牢牢困住了。”
他的声音凉凉的,带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疏离。
袁集从他身后走过来,看着韩展业那肃寂落寞的背影愤怒道,“皇上又要把你调到那鸟不拉屎的边境去!这个狗皇帝!”
韩展业闻言回身瞪了他一眼,“皇上自有他的决断,不可胡言乱语。”
蔡思讥讽道,“大将军,他都要将您外放了,还为他说话呢!”
韩展业微眯眼睛,双目泓邃,威势十足,这样紧盯着一个人的时候,带着说不出的压迫。
但蔡思不怕他,只不紧不慢地说,“月仑该杀。”
他不是只会鸣不平的莽夫,他只会静静地观望,然后做出直达本质的决策。
“你决定便是。”
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已,韩展业不在意。
穆骛眸中几不可察地划过一丝暗光,他低声道,“月仑怕是会有所戒备。”
“那又如何?”袁集轻蔑地看向他,嗤笑道,“武安将军手握大权,他一介算命的,手无缚鸡之力,难不成还能抵得过我们的死士?真是笑话!”
韩城几人快到宫门口时,韩城和韩奕迎了上来。
两人皆是神情慌张无措,想来是今日朝会上的谏言来得太过古怪了。
韩城听到消息时急得犹如烧沸的水,不安地问,“父亲,皇上为何突然把您调到边境去?难不成是他知道了我们的计划?”
蔡思唇角小幅度地扯了下,闲散地说,“公子稍安勿躁,要是皇上知道了我们的计划,怎么可能只是将将军调走?”
韩城看向他,皱着眉问,“那你说,这好端端的,他为何要把我父亲调走?”
蔡思摊了摊手,他哪里知道?
此事不重要,他不欲深究,也没打算费心去分析。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如今最该做的就是想出应对之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