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冰冰,今年二十三岁,是一位极限运动员。有着过硬的自由攀登和洞穴潜水技能。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城市生活,我喜欢去无人区——去一切未知区域哪怕是外太空。我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近乎狂热。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个终极梦想——发现令人类叹为观止的奇迹或奇物。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出去,自我成年以来——沙漠、戈壁、冻土高原……都去了。去年我独自一人完成了108公里戈壁徒步穿越,自那以后,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去——闯蜀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飞湍瀑流争喧豗……”这是我初中学的诗句,那个时候我就对这里充满了向往。现在时机也差不多了,是我该征服它的时候了。主意已定,加紧准备。
我开始在网上查找资料,从西北部龙门山、邛崃山、大雪山至南部大凉山,东部大娄山、巫山……全部一一仔细查阅——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中概况、当地传说……忽然,一个地方映入了眼帘——武山。
此山沟壑交错、峻岭横空、山中有崖、崖下有洞,洞中、洞下还有洞,洞里遍布地下暗河,纵横交错,顺河而出,又是一道道草木丰茂的崇山峻岭…… 层层叠叠,结构庞杂,谁知道有多少层,里面又包裹了什么未知事物呢?!
——传说清朝末年,曾有一养蜂人在峭壁采蜂时路遇吃人大马猴,被一骑花豹白衣仙子所救,并赠其大量金银,自此养蜂人陡然而富。仙子经常在那一带山涧活动,锄魔渡鬼、扶弱济贫……当时的百姓都亲切的称她“山鬼娘娘”。当地曾经有很多“山鬼庙”,香火很盛。后来除四旧“山鬼庙”都被拆了,所以现在知道“山鬼庙”的人少之又少。
我看的心驰神往,当即下定决心——就是这儿了——武山。
我研究了下地图,决定从重庆段的武山北部进山,以国家森林公园附近山村为起点,一路向南,穿行四百公里到净山,探测途中的地下洞穴。
火速上网买了车票,下午便踏上了去重庆的火车。第二天中午我到达了重庆。简单吃过午饭,叫了出租车从重庆来到了武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到这儿,天已经黑了,我决定在这个村子的一户农家乐住下顺带打听一下武山的真实情况。
随便找了一家,店主是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一见到我就热情的招待了起来。老太太忙活着给我倒茶,老头问我想吃什么。
我说:“不用太忙活了,随便来几个当地的小菜,再来碗米饭就可以了。”
老太太给我沏了壶自产的野生茶跟老头进厨房去忙活了。
我放下背包,打量起了这家小店。这是栋农民自建房,外面有个小院儿,水泥板小路的两侧种了各种蔬菜。上下两层,一楼是饭店,有七八张桌椅摆放整齐,桌上有酱油、醋、辣椒油、餐具等应用之物,干净整洁。二楼应该是住宿客房。虽比不上大城市的食宿一体的高档酒店那般气派,不过倒有一种简约的别样之美。
饭做好了,老头热情的给我端了出来——一盘蕨菜腊肉、一盘怪味洋芋,还有一碗米饭。我大口的吃了起来。
老头说:“这些都是我们当地常吃的家常菜,很下饭的,没敢多做,这些也够你吃饱的了。”说完笑着去了厨房。
我吃完了,渣都没剩,很正宗的黔菜。
老太太出来收走了碗筷去厨房收拾了。
老头则出来坐在餐厅跟我闲聊了起来。
老头、老太太都是这村土生土长的人,儿子、女儿都住在重庆,老两口不习惯城市的生活,一直住在村子里,平时也没什么可做,所以开起了农家乐。
简单聊了几句家常后,我开始向老大爷打听起了武山。
当他得知我要一个人进山时,连连摇头道:“可不能一个人进山啊!里头太危险了!我们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也只敢在这附近的小山包转一转,不敢往大山里走。”
老太太也急忙从厨房杀了出来说:“可别去啊,小伙子。不用说你,人生地不熟的,就是我们也不敢进去,进去准出不来。”
我有点疑惑问道:“为什么出不来啊?”
老太太坐在我身边接着说:“进去就迷路,那里面的猴子有老虎那么大,还吃人。我小时候进山摘野菜就看见过,直接吓昏了,醒来后也不知道怎么就到了村口。家里人都说,这要不是‘山鬼娘娘’保佑,这孩子就没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笑的茶都从嘴里喷了出来。
老太太疑惑的说:“咳——你这孩子,还不信,我说的都是真的,没跟你开玩笑。”说完老太太转身走了。
老头凑近我语重心长的说:“孩子,我们劝你都是为你好,听大伯的话,可不能去啊!”
我急切的说:“大伯,我到这儿有一千里远,就是为了进山去看一看,长长见识,您就告诉我从哪进山吧,您知道多远就说多远。”
老头思忖了片刻道:“咳——算了,这样,明早我带你去见个人,看看他能不能带你进去。”
他说的人是个养蜂人,住在山里养蜜蜂,然后卖蜜。家蜂养久了,基因会退化,抗病能力降低,产蜜量会下降或不再产蜜。所以当地的养蜂人需要经常进山爬到峭壁上去采野蜂,以保障家蜂后代的强健从而顺利产蜜。
天刚亮,我就起来了,迫不及待的想去找这个养蜂人。吃完早饭老头带着我去了。
向养蜂人说明了来意。养蜂人看了我一眼很不屑的说:“山里到处都是悬崖,野兽也经常出没。就你这小样儿,进山啊逗着玩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