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还服装,摘下首饰,踢开高跟鞋……孟熙恨不得赤足一路跑回学校。利兹女士极其尊重隐私,自然不会打探,但是她自己的满心欢喜,实在是难以掩饰。在谈判过程中,她收到的两封邮件都是好消息。一是石田品牌出于结构调整的考虑,将首次发放年中分红,这样她很快就可以有一笔收入入账,足以支付聘请日常公关团队的费用;二则是玛丽亚和弗拉基米尔秘密结婚了,他们没有举行婚礼,而是办理了法律手续之后,就直接去了玛利亚新买的私人岛屿度假旅行。这是弗拉基米尔的第三段婚姻了,如果媒体闻风而动,还不晓得会折腾出什么乱子。作为“重要的朋友”,孟熙得到了去岛上做客的邀请。遗憾的是,她暂时还走不开,因为她和琳达的纪录片计划终于可以启动了。 分镜剧本改到第四稿之后,就基本只剩下细节方面的调整。琳达争取到了爸爸的资金支持,至少她们现在可以向绘制分镜剧本的美工支付工资,也可以考虑聘请剧组人员和演员了。孟熙试图邀请克里斯蒂娜担任女主角,不过她签了迪士尼,报价太高,还不如在学校里逐一面试。最终,一个有着一半法国血统的女孩脱颖而出,她算不上最美,但非常可贵的是她表情夸张而自然,眼眶深陷,瞪大眼睛的时候会有诡异的眼球凸起的效果,简直是为恐怖片而生。至于男主角,琳达表示要让牛津男来试试。孟熙本来不报希望,没想到对方在了解剧本大纲之后,居然一口答应下来,不过他在伦敦有剧场演出,每周只有固定几天能飞过来。这在其他正规电影公司来说是个大麻烦,然而在孟熙和琳达搭建的这个学生电影草台班子来说,不仅不是麻烦,还为她们争取到了处理临时问题的时间。 琳达不善于管理帐目,孟熙感觉自己的角色就像制片经理,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忙得连上课时间里大脑都在计算明天要花掉多少钱;而琳达还要烦恼于剪辑、后期、乃至音乐制作之类的工作,她们没有执行电影拍摄流程的条件,不得不边拍边剪。没有拍摄任务的每个晚上,她们都在学校的剪辑室里剪片子剪到凌晨两点,有一次她们一起锁门回宿舍,琳达由于压力过大,在校园的小路上吐了三四次。孟熙差一点要拨打急救电话,好在回宿舍后,琳达喝了点水慢慢平静下来。 孟熙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发现预算即将要花完,而拍摄还要至少持续两周,她不能把压力转嫁给已经快要崩溃的琳达,只好自己扔下剪到一半的片子,在漆黑一片的校园里来来回回兜圈子,揪着头发给杰克打电话,假装若无其事地讲笑话,讲着讲着突然哭了起来。杰克想要劝慰,却被她制止了:“我只是太累了,你能不说话,陪我一会儿吗?”她不应该打这个电话的,因为转天杰克就跑来学校。早上上课时间,他根本进不了大门,只好在门口一直等到晚上。他们见面时,孟熙已经没有那么大压力了,她觉得大不了自己也去朝爸爸伸手要资金就是。制作电影,还真的是个烧钱的事业,幸好她和琳达的家庭经济都不会因为一部电影而毁掉。她想告诉杰克,自己已经缓过来,谢谢他在电话里的陪伴,还有专门赶来看她。然而他伸出双臂抱住了她,她被那样的暖意冲昏了头,絮絮叨叨地讲了许多烦恼的琐事。“如果车队和器材运输是开支大项的话,我可以帮你们,”杰克认真地说,“我觉得租车再请人的办法……太笨了……你不要介意,我说的是真话。这种事应该委托给专业人士。比如,我们,做得比他们好多了——而且不收钱。”孟熙不肯同意,于是杰克具体解释了他的操作方案:“你们需要的运输车,在城市里很不容易租到,但是在我们从车队里搞出两三台根本不是问题,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用集装箱车,一台差不多就能装下器材了……我会安排外地来这里送货的司机和工人轮流过来帮你们,只要顺路,运输什么,送去哪里,他们并不在意。你叮嘱好琳达,费用不必提,货主会直接付给公司。”这时候,工作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调度车辆这种事对杰克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却一度让孟熙焦虑不已。 拍摄结束之后,一些后制的琐事要忙。孟熙和安德鲁专程见了一面,想要知道对方有没有意向接下这部学生电影的宣发工作——她们没有什么市场方面的野心,但希望至少能有一些影响,便于去争取各种名目的独立电影奖项。安德鲁直言不讳,这样小型的项目,很难找到公关公司做推广,不好报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宣传效果很难预料。他推荐孟熙尝试和公司最新的网络事务组合作,这个部门主要是为乡村音乐的厂牌小花们扩大网上影响力,在电影领域还没有专业经验,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把这次合作视为样板,“你支付薪资成本就可以,我不计较有没有盈利,我要的是一个成功的范本,将来可以去和其他电影公司谈合作,”安德鲁盯着她,“希望你的片子能和你描述得一样好,不要让我失望”。 当面还信心十足的孟熙,转头就揪着琳达扎进了剪辑室,她俩至少剪出了十个预告片,然而拿到利兹女士面前,却被一句话否了回来:“你们忘记了吗?你们一开始想做的是纪录片!是手持拍摄的那种还原现场的感觉!结果现在你们把预告片剪辑得这么复杂?” 回到初心。她们选择了一小节恐怖效果比较集中,对白简洁,又似乎能预示不少信息的片段。预告片没有配乐,只有喘息的音效,加上颠簸的镜头感,宛如只是家庭DV短片中的一段。“我原本担心灯光布得不够专业,这样再看,好像不专业反而对了……”琳达反复看了几遍剪辑,突然冒出了这样的感慨。 孟熙通过电邮,把剧本大纲,预告片以及琳达总结出的几个小型独立电影节报名和颁奖的日子发给了安德鲁。安德鲁很快回复了邮件:我在国外,一星期后回来,希望到时你和你的合作者可以带着影片成品,在办公室做一次小型放映。 一个星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片子有些后期还没有做,孟熙和琳达的想法是:要不要干脆就别做了?反正伪纪录片的噱头就是以假乱真。她们精雕细琢地把影片细节、节奏调整来调整去,保存了好几个版本,到最后自己也选不出来哪个好一些。索性就像抽签一样,在下课后踢一脚储存箱,先掉出来的那个就带去做放映。此外,她们还特别为第一批观众准备了“小惊喜”。 安德鲁的公关公司占据了写字楼中的整整一层。可惜网络组就比较小,只有一个不算大的小办公室。放映安排在会议室,条件有限,但好在全遮光窗帘可以瞬间让室内变成夜晚。孟熙和琳达已经把每个细节都看过无数遍了,完全不能像公关人员一样全心投入地欣赏电影。孟熙故意坐在了屏幕的侧面,不时去观察每个观众的表情。模仿DV拍摄的影片,把莹白色的光投放在每个观众的脸上,从孟熙的角度来看,会议室里的每个人都像是恐怖片的主角。有人喜欢紧皱眉头,也有人张着嘴巴忘记嚼口香糖,还有一个胖胖的女孩从进来就不停地吃零食不停地吃剧情越紧张嘴巴动得越快,孟熙私心里很想把这个女孩的反应拍下来,真是一场好戏啊。她们设计的一些小细节,有的起到了理想的作用,有的却在观众中毫无反应。孟熙看了一眼琳达,她正在悄悄地摸黑做笔记,想来还可以有一定的修改空间。孟熙念念不忘的是,影片的叙事节奏可能还要再调整,现在剪辑的这个版本有点过于紧凑,没有给观众留下反应的时间,很多好的“包袱”都浪费了。 影片本身没有加后期字幕片尾,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后,观众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孟熙冲着琳达做了一个小小的手势。就在观众中间开始出现松懈情绪的时候,片子里主角们的脚步落在老旧的木头台阶上的音效突然响起——听起来就像是有什么人从远处慢慢走来——几乎所有观众都被吓得浑身一抖,胆小的女孩子已经用丝巾捂住了脸,就连始终面无表情的安德鲁都明显僵硬了一下。 太好了!孟熙冲到墙边开灯,笑着解释:“是我的手机铃声,不好意思。影片放映结束了。” 安德鲁毫不掩饰满脸的讽刺,他肯定猜出了她们的小伎俩,却没有说破,转向网络组的员工布置任务:“电影看过了!至少明天下班前,我要看到两种可操作的宣发方案,之前材料里有相应的周期,做好时间表。同期你们还有两个厂牌的公关项目,人手不够打报告,多一个人少分一份钱!就这样吧!” “他看起来真可怕。”琳达凑到孟熙耳边轻声说。“其实也还好啦!”孟熙也低声安慰琳达,她大概是多少和安德鲁更熟悉一些,已经习惯他那种阴沉的表情了。 安德鲁本来已经准备离开了,突然回过头来对孟熙补充了两句:“如果你打算做演员这一行的话,最好和女性朋友也保持一些距离。当然,我是不介意等你被小报说成是拉拉之后,再接一单紧急公关案的。” “这个混蛋!”琳达吸着气,像牙疼似的。“你就不能换个公关公司吗?我可以让我爸爸妈妈介绍几个顶级公关给你。”她一边收拾器材,一边低声对孟熙说。 “谢谢,但是经验不足的公关公司会比较便宜。”孟熙笑了。 “也是啊……要不是做这个小电影,我都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也要为了钱发愁。” 两个女孩相对惆怅了片刻,就并肩走出写字楼,去购物中心吃下午茶,顺便互相拍了些照片,纪念她们合作的伪记录片《影像遗失》“内部首映”。琳达和牛津男在合作过这部电影之后,彻底分了。“他还是挺好的,表演也很专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剪着剪着片子,我就觉得这张脸越来越没意思了……”琳达大小姐哀怨地说。 想要参评名目繁多的青年电影节也并不容易,每个电影节都有不同的报名要求,琳达和孟熙潜心准备材料,忙了个天昏地暗,连和网络宣发小组的碰头会也只是开过就忘记了。万能助理桑德拉加入进来,十分精明地出了个在学校里招募实习生的点子,之前曾经和琳达聊过剧本的画手,对利兹女士的课程感兴趣的几位同学接下了一部分文书工作,事务进展逐步加快。有的时候,孟熙觉得她们正在一个旋转的齿轮上奔跑,一开始是自己带动齿轮转动,总觉得有些吃力,而现在齿轮越转越快,有种又是轻松又是失控的复杂感。 她们当然关注宣发工作的进展,预告片以“发现一段鬼屋录影”的消息形式首次在十余个论坛上传时,她们刷了一天页面,眼看着点击率和回复稳步上升。之后几天,网络扩散的速度始终稳步向前。她们也就放下心来。只要大家都愿意看,愿意转,舆论场的形成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最快能参与的电影节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开幕,然而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几乎所有志愿者都反馈说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转发。让孟熙和琳达没有想到的是,参与相关工作的临时职员、学生志愿者不仅没有曝光真相,而且还都通过个人账号自觉转发,甚至附赠了各种危言耸听的评论。《影像遗失》的创意优势在网络世界中全面爆发——人们乐于传播一个悬念迭起的视频,乐于传播一段真假难辨的谎言,乐于传播那种“有人见过”且言之凿凿的鬼故事。 作为网络宣发的范本,公关团队将第一波攻势定位为“制造悬念”、“扩大影响”的目标比预想方案更加快速地实现。安德鲁聘请了社会学专家担任公关顾问,从专家分析到团队经验都显示,网络事件的热度一般只能持续20天。也就是说,第二波宣发即将开始。 第二波宣发称得上花样百出。 先是某个厂牌小花发布了一段在电脑摄像头前弹唱新歌的自拍片段,手机就放在桌子上,歌声将止未歇,手机突然铃音大作,正是那段“鬼屋录影”的声效片段,小花接听手机关闭视频。这段视频被网民大肆传播,有人求铃声,也有人提供下载版,小花的新歌也如愿蹭到了热度,堪称双赢。 这段自拍之后不久,又有某个网友自曝自己是这段视频中的“鬼屋亲历者”,讲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甚至还发布了自己前往世界各地鬼屋探险的照片。当然,很快就被其他网友揭发,不仅故事是假的,就连照片也都是合成的。在这场曝光与反曝光的斗争中,“鬼屋”的主题再一次被凸显,而“鬼屋录影”几乎已经成为网上引用率最高的关键词。 接着,某个哥特风乐队的“大嘴巴”成员吐露,他们要去那家“出事”的鬼宅拍摄MV,经纪人建议他们带牧师随行。这位“大嘴巴”历来多嘴多舌,有趣的是虽然每次他爆料之后几乎都会被迅速打脸,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人们有会发现他爆料的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已经被验证。这次爆料同样备受关注,即使不是歌迷的网民也纷纷留言,表示期待看到他们的新歌打榜,也想看看高清摄影下那栋鬼屋到底是什么样子。 乐队的MV尚未亮相,又有人宣称在地下市场找到了一张光盘,是“鬼屋录影”的男女主角拍摄的另一个探险视频记录。这位爆料网友还曝光了自己和摊主的聊天记录,他好奇地询问“鬼屋录影”什么时候出光盘,摊主的回复是:他俩人都失踪了,估计也卖不了光盘了。录像机是不知道怎么流通到二手市场上的,据说拍摄内容都不完整了,最近听说有个电影公司在修复,并不知道后续发展如何。爆料帖写得很简单,耐不住大家跃跃欲试得添油加醋。公关小组发来了其中最离奇的一个故事,说的是连捡到录像机的人和最早发布视频的人也都纷纷死于非命。 …… 眼看着“鬼屋录影”的传闻就要变成“夺命录像”的故事了,第三波宣发计划如期登场。打响第一枪的是某个电影论坛的网友,他信誓旦旦地指出,在视频的一分十二秒,可以看到影棚灯的倒影,由此推断这个视频根本就是通过搭建影棚拍摄的——鬼屋以及传说都不存在。当然,视频的一分十二秒根本就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于是各路网民纷纷跑到这个论坛展开群嘲,论坛里的其他网友愤而指出这个视频真正的漏洞根本不在于什么灯光的问题,只要看看道具布景和镜头角度,就知道这是电影拍摄手法,根本不是普通DV爱好者能够拍摄出来的。网民们当然对这个论据无法认可,很多人强辩说:人家本来就是靠制作地下录像讨生活的,凭什么不能学点电影技术呢?你们这些搞电影的就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 大家吵得正热闹,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神转折来了——好莱坞某位著名的过气女神凯特,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很不屑地提到这段“鬼屋录影”有着明显的人为剪辑的痕迹,根本只有外行才会相信这个传奇故事。凯特聊这件事的背景,是她的新片刚刚上映,票房尚佳,然而网络口碑却很糟。主持人询问她对网友意见的看法时,她以录像为论据,集中火力吐槽了网友对电影世界一无所知。 这下,不仅仅是网络,所有媒体都炸了锅。琳达喊上孟熙,看了足足一晚上的娱乐新闻,无论哪个频道,都在报道凯特和网友的终极对决。孟熙原本以为这是个意外,可是琳达脸上藏不住事情,“求表扬求表扬”的心情几乎快要冒着泡泡飞起来了。孟熙犹豫着问:“这是你单独操作的?和公关沟通过了吗?”琳达点头:“当然当然,我临时想到就给安德鲁打了电话,他还说我干得好呢!”孟熙简直无法相信琳达能策划出如此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你怎么想到的?”琳达仍旧笑得傻乎乎的:“我没有想到,是凯特想到了。我原本以为她可以给第三波宣发打个头阵,但是一直没有人敢当面问她这类问题,她也不好直接点这种小视频的名字,所以才等了这么久……”孟熙下意识地回应了一句:“也是,那么大的明星,能帮咱们说句话太不容易了。”琳达愣了一会儿,很认真地盯着孟熙:“熙熙……熙熙?天呐!你难道一直都不知道?凯特是我的妈妈啊!”“我怎么会知道?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可是学校里其他同学都知道啊!”“那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和我说?”“大概……她们觉得咱俩要好,又一起上戏剧课,你一定是知道的……吧?” 孟熙捶了捶额头,对笑得在床上打滚的琳达说:“你等着,我要谷歌你们全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