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一艘从柯枝归来的快船,带来了南路军已经开始全面进攻的消息。
与此同时,因为货船无法在逆风期间快速前进,拖慢了航速,从印度运回的四千头牛,暂时只能在婆罗洲放牧。
目前大明经过改装的宝船,用一层船舱装牛,下层装货,可以一次运送两百到两百二十头牛。
牛不是货物,一路上要吃吃喝喝,还要铲除粪便,防制疫情。在路上多走一天,就意味着要多准备一天的草料。
两百多头牛,在路上多走十天,吃下的草料就是一个极大的数字,更别说四千头牛了。
如今已经入冬,为了减少运输成本,也为了减少养殖成本,所以大明在婆罗洲上开始养牛,作为中转地。
得知南路军已经开始战事并不出乎朱瞻基的意料,因为按照之前的计划,这个时候也应该开始进攻了。
不过,还有一个消息却算不上好,因为他一直担心的海军总督刘江,果然还是没有撑过去,在九月就已经去世。
他的去世并没有影响整个南路军的攻势,因为海军本来就是属于辅助部队。
不过,刘江既然去世,也应该再安排一个海军将领前往忽鲁谟斯。
想了一圈,朱瞻基决定派孟瑛前往,这也算是给他一个出头的机会。
孟瑛的能力是有的,只是因为身为孟子的后人,算是被耽搁了。
朱棣或许会有些忌讳,就像孔家,绝对不可能给他们高官厚禄,只是给他们一个虚名,现在连虚名都剥夺了。
四月的时候,孟瑛领命去南洲转了一圈,也是月前刚回来。
虽然走了一趟,黑了不少,但是孟瑛的精神却很好。显然身为一个将军,还是能领军出征,而不是在京城养老更有精神。
其实最合适的人应该是王景弘,不过他已经让郑和这个宦官担任了海军总监,是除了他之外的海军最高将领,再重用王景弘就不合适了。
两个宦官担任海军的重要将领,海军的一帮将领会造反的。
刘江在柯枝火化,骨灰运了回来。他这也算是马革裹尸,求仁得仁。
刘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以刘安为首,他的子女们悲而不哀,平静地为他举行了葬礼。
朱瞻基也亲自到灵柩前上了一炷香,这位毕竟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老臣,海军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在海军例会上,留守的将领对朱瞻基委派孟瑛前往忽鲁谟斯并没有反对,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在这里,而在刘江空出的这个位置。
朱瞻基是监国太孙,一开始还挂名海军大都督,后来也没有人这样叫,刘江这个总督就是海军名义上的最高将领。
郑和这个海军总监,现在虽然主持海军事务,但是名不正言不顺。他这个总监的职位,都是以前从来没有的。
而郑和想要坐上刘江这个位置,资历是足够的,但是毕竟是个阉人,他自己也没有竞争的意思。
朱瞻基是属意郑和的,他的能力毋庸置疑,朱瞻基这大半年,根本没有为海军事务烦心过,一切都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除了他之外,孟瑛的资历也不浅,但是跟郑和一样,身份不合适。
其他的主帅,易信不在,朱真行军作战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并没有显示出优秀的处政能力和权谋平衡能力。
至于第四舰队的顾兴祖,他的第四舰队总兵官的职位都是托了父祖的光,资历太浅,根本无法争这个位置。
左思右想之后,朱瞻基还是不想这么早就确定下来,以如今战事重要为由,暂时依旧让郑和处理军务。
孟瑛对能去忽鲁谟斯也很开心,不顾自己回来还不到一个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半年多过去了,大明现在又改装了数十艘一级战舰的蒸汽帆船,就连宝船也改装了几艘。
这次孟瑛出海,就全部用蒸汽帆船,而不是纯帆船了。
虽然宝船的改装效果不好,不仅滚轮的工作效率低下,叶片更是容易损坏,毕竟背的负荷太大。
但是即便如此,也绝对比单纯的帆船要强的多。
虽然很不满意,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不能要求太多。
他已经足够拔苗助长了,步子再大,就会扯到蛋了。
其实对海船的设计构造,朱瞻基在这个时代比谁都清楚。
他第一世开了十八年船,从散装船,集装箱船,从两万吨,到十五万吨,全部都开过。
一路从二副当上船长,船上的任何地方他都门清。
但是没用。
因为他了解的船是后世的高科技船,科技太高了,反而没用。
不说别的,船用钢板造不出来,船壳焊接不起来,汽轮机造不出来,螺旋桨造不出来。就是懂得原理,懂得维修又有屁用。
不要说那些技术了,就连材料现在许多都造不出来。要不然,知道原理,内燃机现在都可以制造。
如今大明的蒸汽帆船已经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船,只要能一直领先,就足够了。
确定下来了孟瑛的出发日期,朱瞻基又来到了下马桥农庄,准备送朱棣一把手枪。
造第一支枪,朱瞻基就多准备了几套配件,一是为了防止配件损坏,磨损了换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给朱棣准备一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