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潘能法的“治民先教民”的观点让张镝颇为赞同,他在纸上写下“教化”二字,陷入思索。教化是华夏与周边蛮族最大的区别,是这个民族一次次从苦难中复苏,一次次从危机中崛起的根本力量。中兴社欲壮大,需要文武并重。武的方面自不待言,建强军、修战备一刻也未曾松懈,这是外在的强大;而文的方面也即是教化,是以充实内心,强化精神,是为内在的强大。常人多关注外在的强大,内在的精神却往往被人所忽略,然而精神的力量其实丝毫不逊于强军的力量。精强的士卒和锋利的刀枪固然可以打胜仗,但如果要一次又一次从胜利走向胜利,甚至从失败中再次胜利,从衰微仍能够复起,那就非得有强大的精神不可。

张镝希望中兴社能成为一个有精神有理想的组织,一个永远打不倒的团体,所以在教化方面未曾放松,礼部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立的一个文教部门。

礼部部长朱存铨,原是昌国巡检司的老司吏,为人孤僻而耿介,做事情却是一丝不苟,这样一个一本正经的人来掌教化之职,很符合普通人的观感,只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只会照本宣科,不会变通,亲和力更是不够。

礼部还有一名副部长乃是巾帼营营正江姝,让一个女子做高官,虽然是副的,那也足够让那些迂腐的老酸儒骂“有伤风化”了,好在中兴社里面这样的酸儒不多,而江姝也证明了自己才堪其任。象山江家虽为商贾出身,但江姝知书达理,学问即便算不上渊博,在基本文盲的百姓当中,甚至识点字的事务官中也已经算得上拔群。而她温婉可人的形象和细致入微的性格又有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

礼部的主要职责是设学校、办教育、劝导番汉民众、培养和举荐人才,不过礼部新设,很多事务尚未来得及开展,当前算是八个部门中最为清闲的一个部门了,当然礼部的事务官也是最少的,一开始只有八个,后来在张镝问责之下又调剂了几人过来,但整个部门还是凑不够二十人。

事务官们之所以不愿意来礼部,是因为不想做教书先生,而现在礼部还真就做着教书的活儿。中兴社有近两千名孩童,按照张镝的计划,他们都要接受三年以上的识字教育。不过第一所学校尚未建设完成,孩童们也还没有就学,礼部所教导的是收拢在巾帼营的几百名孤儿。海州一屠,军队救下了不少战争孤儿,携民南渡时又收拢了一些,军中不好做育儿场所,所以就移交到了巾帼营暂时抚育,在这里幼儿们能得到更多的关怀。

朱存铨老先生对礼部的工作尽职尽责,只不过对于当前工作的地方有那么一点点意见,因为礼部被设在了巾帼营的驻地。这其实是个权宜之计,因为自新城的总社衙署还没完工,学校也未建成,而礼部也不好闲着不干事,所以为了便于给孤儿们上课,礼部的事务官们每天都要在女人堆里做事。这在男多女少的中兴社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好差事,甚至不少小光棍们都后悔没来礼部做事务官。不过对于恪守礼法的朱老先生而言,这份“美差”还真让他有些不自在,本就正经的他更加严肃起来,完全是一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的架势。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宇宙洪荒……”

巾帼营中的几座竹楼上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昌国的朱司吏、中兴社的朱部长、现在的朱先生正手捧一册千字文摇头晃脑的教一群大大小小的孩童启蒙。

竹楼的梯子比较简陋,一有人上来总是咯吱咯吱的响,小孩子玩心重,才进了课堂没几天,很容易被外边的事物所吸引,朱老先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戒尺,在教室里来回诵读、来回监督,抓到谁分神了就要打手心。

竹楼门外有几个人站了好一会儿了,不过朱老先生目不斜视,并没有看上一眼。以往也经常有人在学堂外旁听,多是做完活计闲暇的巾帼营女子,这就更加不能乱看了,读圣贤书怎能被外物乱了心性。

“搅扰了朱先生的课堂,万望莫怪!”

门外的旁听者足足听了一刻钟,忽然开口,却是个男子声音,朱存铨循声望去,竟是中兴社总理张镝来访,忙放下书本迎上去端端正正行了个礼,口上则告个失礼之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