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陆奇看着耿保国出了门,才问了爷爷一句,“爷爷,您就别生二奶奶的气了!”虽然陆奇也不喜欢二奶奶,不过他还是得这么劝一下呀!

陆抒天叹了口气,“生气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我刚才出了门就冷静下来了!再说我生气也不单单是生她的气。只不过这事牵扯到了许多陈年旧事。”

陆抒天又叹了口气,开始讲起了关于他的一段旧事。

却说陆抒天十六岁的时候,正赶上那几年家乡闹旱灾,人们都吃不起饭。正赶上征兵的时候,陆抒天的母亲就让陆抒天去试试,就让陆抒天谎报十八岁去报了名!其实那年代当兵很光荣,人们抢着入伍,没有关系很难进去的。

不过陆抒天长得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在那个人均营养不良的年代简直是鹤立鸡群。所以武装部的征兵办李主任一眼就看上了他,于是陆抒天在1960年冬天就成功了入了伍,并且随着部队去了西藏。

后来在1962年中印爆发了一次小的战争,陆抒天也跟着参加了战争。那次战争死伤了一些人,原本应该1963年退役的陆抒天延迟退役了一年,带了一年的新兵。

1964年陆抒天退役回来了,虽然陆抒天没有留在部队,不过当过兵的总是吃香。当时的村长就给陆抒天安排进了村里的民兵队。

陆抒天当过兵,外形出众,还在村里有个职务,所以上门帮忙说亲的真是排着队来。那个时代基本见上两次面就能成婚了,可陆抒天却见了很多,却死活不同意。

不是陆抒天太挑剔,而是他心中早就有了意中人。在建国前,陆抒天的父亲在村里地主令近儒家里做长工,而陆抒天的意中人就是地主令近儒的女儿令香兰。

令近儒并不像其他地主那样剥削手里下的佃农。收租的时候,会在丰收之年多收点,歉收的时候少收点,佃农实在过得不好的,他还接济一些。他平日还喜欢读书写字,以文会友。说起来陆抒天,陆抒云的名字还都是他起的呢。

农民吃饭第一要看天,出去做活要看云,庄稼丰收还得看雨。所以给老大取名陆抒天,老二取名陆抒云,准备有了老三就叫陆抒雨了,不过陆抒天的父亲去世的早,所以就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了。

说回令近儒来,他娶妻多年却无一人半女,眼看就要到四十了,他又赶紧张罗了一房姨太太。这个姨太太倒是块黑土地,进门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女儿,之后第四年又生了一个女儿,直到第六年才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家里有了传人,令近儒也高兴坏了。可令近儒也没有高兴几年,全国各地就开始土地改革,原本的几十亩地都给分了出去,家里的牛马也都被瓜分干净了。紧接着对令近儒也开始了批斗,令近儒在这场运动中没有坚持多久就一命呜呼了,而他的原配身体本来也不好,过了几个月也就追上了令近儒的脚步。

只是可怜她的小妾令郭氏,因为家里穷,被卖到了地主家里,本来拼命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就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了,结果没几年家就没了。原来的娘家早在战乱的时候躲战乱,迁到了南方,她更是无依无靠了。

考虑到令郭氏的情况,就

把她找了一个多年的老光棍嫁了过去,可是老光棍家里一穷二白,她嫁过去也只是给孩子找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房子住。

陆抒天的父亲本来是没有地的,家里是三代贫农,土改之后倒是分到了四亩地。地里收成不好,不过也能勉强填饱肚子,令郭氏带着几个孩子过得是越来越惨了。

陆抒天的父亲想到以前令近儒以前帮助过自己家里,现在形势颠倒,自己对着令近儒的遗孀和后代也要能帮就帮。于是就经常瞒着陆抒天的母亲,让陆抒天偷着去给令郭氏一家送过点粮食过去。

本来陆抒天小时候就和令近儒的两个女儿在一起玩,令近儒还教过陆抒天识字。所以这么一跑动,陆抒天和令郭氏一家关系更加熟络了。后来陆抒天的父亲在陆抒天十岁的时候的去世了,去世前还特意叮嘱他,要陆抒天帮忙照顾一下孤儿寡母。

那时候,人们都上个一两年学或者不上学,十岁的陆抒天已经操持起地里的农活了。之后几年间,每次生产出了新粮食,陆抒天都偷偷瞒着家人给令郭氏一家送过去。令郭氏的大女儿令香兰只比陆抒天小上一岁,两人之间已经开始情愫暗生了。当时农村很多十几岁结婚的,所以俩人之间关系倒也正常。

当陆抒天入伍消息刚下来的时候,陆抒天第一时间跑出来告诉了令香兰。那时候哪有什么海誓山盟,残酷的时代下每个人能顾好自己已经不错了。陆抒天把怀里剩的半块杂粮馒头递给了令香兰,然后慢慢说着自己征兵成功的事!

令香兰慢慢地吃着陆抒天拿过来的半块杂粮馒头,陆抒天看着眼前这个姑娘。两个大眼睛被黑色的瞳仁几乎占满了,梳着两条大黑麻花辫子,面有菜色。陆抒天看着心疼,想用手摸一下她的脸庞,手过去却只敢落在她的头上。

令香兰吃完了馒头,抬起头看着陆抒天说,“我会等你的!”

那个时代还并不安稳呢,偶有战事发生,此去说不上生死未卜,却也不一定是平平安安。陆抒天看着她眼里的坚定,下决心回来一定会去娶她。

陆抒天参了军,第一年却几乎没有给家里通信的机会,第二年才开始写上了信,那时候邮票还很贵,陆抒天每次写信回去,还在给令香兰的信里塞上几张邮票。所以令香兰才能和陆抒天通上信,陆抒天当兵那几年,在西藏整天训练站岗,环境苦的很,中间还参加过一次战争,全靠着和令香兰的几封书信才坚持了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