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善见那婆子嬉皮笑脸的,就知道原主在这里没什么地位,干脆不跟她废话,取出一碟明显是中午剩下的水煮白萝卜:“这饭菜是你让人送去的?”
“有得吃就不错了。”
那婆子用油腻腻的手抹了抹嘴,不屑的说:“周家仁善,连废人也愿意养活,可惜偏偏废人难伺候啊,真以为自己是周家的正经小姐呢?”
“你承认就好,这是本小姐赏你的!”
俞善劈手就把剩菜当头扣在那婆子脸上!
“啊啊啊,你疯了?!”那婆子没想到俞善居然这么泼辣,她被菜汤糊了眼,尖叫着喊道:“你们都瞎了,快拦着她啊!”
俞善不解气,谁敢上来,就把剩菜一滴不露的“赏”过去。
一时间人人自危,厨房里瓷片与汤汁乱飞,鸡飞狗跳的乱成一团。
厨房里的婆子后悔不已,明明是大夫人身边的田嬷嬷交待下来,只说给俞善一点苦头吃,他们做下人的当然要照做了。
克扣点儿份例不是常有的事嘛,也就是这几天做得过分了点,至于这么疯吗?
俞善咣咣几下砸完,把食盒一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没等人拦,扭头就出了织坊大院。
织工院外面常年有小吃摊,俞善寻了个馄饨摊,要了一大碗皮薄馅鲜的猪肉虾皮馄饨,就着两个烤得焦酥的油烧饼,美美的吃了一顿。
回去的时候,拐弯到西跨院,请门房给白翠娘捎了个口信,俞善又回到自己住的院子,这次,人人见她都躲得远远的,连半句闲话也不敢刺她。
看看,这就是善心无善果,人善被人欺!
俞善越发觉得自己这几天忍气吞声简直是脑子被门挤了!
冬天日短,一到晚上,窗外就北风呼啸,吹得半旧的窗楹咯吱作响。
寒气见缝插针的钻进屋里,冻得人手脚发僵。
估计是要下雪了。
院子里传出一阵阵有规律的“咣咣”声,织工们都在赶活,快月末了,每月交不齐规定数量的布匹,是要罚钱的。
俞善庆幸不用在这种天气下织锦,不然这手硬脚麻的,不知会扯断多少丝线,人也遭罪。
她朝手心呵了一口气,紧搓了几下,缓过这一阵的疼痛,才又不急不慢的继续收拾行李。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收拾。
周家不算是苛刻的人家,一年按四季给下人们发四身粗布新衣。像俞善这样身份有些尴尬的,也是四身新衣,不过是细布裁的。
俞善今年十四,身量还没长成,旧衣年年穿不下,原主都舍给了曾经与她相处得不错的小丫头们。
现在看来,就当原主喂了狗。
把还能穿的几身衣裳叠好放进衣箱,本就不大的衣箱也还是半空。
俞善环顾四周,这屋里最值钱的陈设,就是那架上等织机,能值六十两银,可这是周家的东西,不是她的。
她能带走的,也就眼前这个衣箱了。
俞善从箱底摸出一个小荷包,尽数倒在桌上:一个孤零零的五两小银锭,散碎小银角子差不多有一两,剩下几个稀稀拉拉的铜板。
唉,怎么就混成这样了呢?
没等她一口气叹匀,突然有人推门进来,顺势卷入的寒风吹得桌上豆大的油灯摇摇欲熄。
俞善急忙伸手护住油灯,只听得来人不满的嗔怪道:“多大的姑娘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也不怕让灯火燎了眉毛。”
俞善无奈的唤了一声:“娘……”
话音未落,手里的荷包就被劈手拿走了。
白翠娘用两根手指拈着那轻飘飘的空荷包:“啧啧,瞧瞧,就这点家底,也敢嚷嚷着要自立门户。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怎么?我听说你今天终于发作厨房了?啧,早这么着,也不至于让人家欺负你。”
俞善的娘亲姓白,单名一个翠字,刚年过三十,保养得宜,身着一件洋红刻丝的银鼠兜帽披风,衬得一张粉面艳如银盘,瞧着倒像是俞善的姐姐。
白翠娘刚解了披风就是一阵哆嗦,皱眉抱怨:“这屋里也太冷了。”
说着又是一声冷笑:“怎么?看你不能织锦了,连个炭盆都舍不得给你用了吗?”
为着原主放着好好周家小姐不当,非要去当织工,母女俩不知道吵过多少架。
俞善记得清清楚楚,为免旧事重提,她识趣的闭嘴装乖巧。
见她这样,白翠娘满脸嫌弃的伸出一根涂着精致丹蔻的手指,拔拉着桌上可怜巴巴的碎银两:
“还当你有多少底气,放着府城的安逸日子不过,非要回平溪村那乡下地方土里刨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