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军器监扩建结束、台湾三大基地初建完成、高丽倭国谈判彻底破裂三大事件尘埃落地,大宋的第七十届科考正式开始。
仍然是三级考的模式:解试(州试,由各州)、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历史中广为流传的“三元及第”就是指这三场考试都是头名状元的考生。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文科状元三及第的一共十五人,宋朝就占了五人,这也从侧面说明宋朝的科举制度的成就。
这次科考总体上袭用以往惯例,但按照赵构的意思,还是做了大幅度的调整。
首先是考试科目,被赵构删繁就简,仅保留四科:诗赋,经义,论,策,这是自宋以来多次变革始终都被列为必考的科目,以试诗赋考查应试者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能力,以试经义考查对经典义理的理解与阐释,以试论考查应试者的学识与见解,以试策考查解决时务的识见与才干。赵构觉得,这样的设置,确有其道理。
其次是考试内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内容),这些都是国学传统典籍,是唐宋两朝沿袭下来的传统内容,文人必学的精典,赵构认为很合理,但还是坚持把基础算术加了进去。
这年头没那么多乱七八糟、似是而非的理论、书刊啥都的,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经典学好了,能明是非、知廉耻、辨忠奸、识进退、会算账就可以了。
再次是考试题型,以前的考试,一是填充,就是取一段文章,仅保留少部分内容,让考生把文章补齐。
二是写小短文,通常都是各经史中记载的人物,要考生给个点评,有个一、有两百字到三、五百字即可。
三是策论,就是议论文,要针砭时弊,自由发挥,检验考生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赵构认为后世的选择题之所以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是有实际意义的,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让考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做更多的题,更加全面的检验考生的能力,因此,特意要求增加一定比例的单选和多选题。
最后是考试题量,根据礼部提供的前朝历次科举考试的汇总情况,参加科考的考生绝大部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象后世影视剧中瞎混甚至交白卷的根本没有,大部分的考生不论成绩如何,都能做完试卷。
这样一来,结合新的题型,这一届的考生就可以做更多的题目了,更能全面考核考生的真实水平。
突出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重视基础,强调实用。
按惯例,出题的官员和监考考官自从被确定下来之后,就暂时失去了人身自由,要在考试结束以后才可以解脱。
主要还是为了防止泄露考题,至于阅卷、算分,倒是不用担心。
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成熟、最完备、最公平的考试制度,这个评价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最得力的就是一直沿用一千多年的糊名制。顾名思义,就是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用纸糊上,完美屏蔽掉考生信息。
有人说:那,可以在特别的位置做上不显眼的标记啊?
宋人的考官没那么傻,早就料到会有考生这么做了,于是,专门安排了人员对所有考生的试卷进行抄录,重新抄写一遍,考官看到的试卷,其实是专人抄录过的,并不是考生做完了上交的试卷。
而且,历朝历代对于在科举考试中作弊的官员和考生,处理都是极为严肃的。
作弊行为一经发现,考生便终生失去考试资格,再也别想通过正常途径当官了。
所有涉及的官员一律下狱,流放还是杀头就看皇帝生气到什么程度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哪个官员有那个胆子操作这种事情。
这一届的科举考试虽然还是礼部主要负责,但赵构成立了监察小组,自任组长,把议事小圈子的成员都纳入了监察小组。在考试期间的任何阶段,监察小组的成员都可以随时介入。
具体成员有宗泽、陈淬、岳飞、李纲、赵鼎、秦桧、张悫、梁扬祖和汪若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