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
这一年,就能够看出来武氏的野心了。
中宗李显被大臣们扶持登基为帝,改元嗣圣,结果这中宗的屁、股还没坐热乎呢,武后废中宗,立睿宗,改元文明;随后,武后又改元光宅。
大唐的皇帝,武氏说废就废了。
李世民好几次提出废太子的时候,都被大臣们极力阻拦,最后没能成功。
结果也正是因为他提出了废太子的想法,以至于让李承乾担惊受怕,最后不得不走上谋反的道路。
而武氏却能废了大唐的皇帝,另立新君。
就问你。
牛不牛?!
当然,史书上看,主要还是这李显也不当人子。
刚当上皇帝,就想着提拔自己妻子的娘家人,扶持娘家人上位。
武氏又是依靠什么把持朝堂的?
不就是武家的人嘛。
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提拔了武氏的人,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势力。
结果,儿子刚登基为帝,就也学她这一套!
这能忍?
武氏表示忍不了。
直接就让裴炎、程务挺等人进宫,废了中宗李显,立雍州牧豫王旦为皇帝。
然后,睿宗居于别殿,不参预政事,政事皆取决于太后。
这时候,武氏才舒服了。
她本来以为中宗李显比较听话呢。
结果,李显登基为帝之后,就开始了幺蛾子。
这么一比较起来。
李治当初确实是一位枭雄。
忍了长孙无忌等人,忍了六年。
六年啊!
你们可知道,李治这六年来,是怎么过来的吗?
他要是一开始,就对长孙无忌等人不满,完全不听他们的,那估计也会和李显一样,被废了。
反正,这李家也不是只有李治一个人。
李治不听话。
李承乾的儿子总听话吧?
李治却能够忍六年,慢慢地培养自己的威望,培养自己的亲信,坐稳皇位之后,再对长孙无忌等人下手,彻底掌控皇权。
李显明显就不如他的父亲了。
最后也就被武氏给废了。
不过,这一年,倒是有一个制度,值得借鉴。
陈平安能够记得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当时议论武氏的帖子里面,有不少她执政期间,做出的功绩。
不错,别看武氏以皇后之身,最后夺了李家的天下。
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武氏执政期间所做的政绩也不小,当然呐,骚、操、作也不少!
以至于最后没有将帅之才镇守边关,一些外族人纷纷趁机自立,脱离了唐朝的统治。
李治时期打下来的江山,扩大的版图,慢慢又缩回去了。
说到底。
武氏得位不正,需要用尽手段来巩固自身的地位,登基为帝的时候,年龄也比较大了,精力不如以前,再加上,还养了面首,那里还能内圣外王啊!
不少政绩,其实也都是对内的手段。
比如推行科举制度,还有糊名考卷,为的还不是防止那些世家大族们扩张势力嘛。
其中,光宅元年,也就是李治死后的第二年,她要临朝称制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权柄,建立了一個官署。
光宅元年九月,唐置左右肃政台。
左肃政台本御史台,专知京师百官及监诸军旅;右肃政台乃新增机构,专知诸州按察。
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使,秋曰廉察使,以删定的四十八条科目监察州县官吏。
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监察御史、使臣出巡,一般为承诏出使,奉敕乃巡。
每年定期出使,乃武则天始创。
这么做,就是为了巡查天下,用酷吏来镇压那些反对她的人。
看起来,是为了地方上的稳定,实际上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柄,是为了削弱反对者的声音。
可谓是手段高明而又强硬,当真是枭雄之手段。
连狄仁杰这样的忠于大唐的大臣,都只能暂避锋芒,不敢劝阻。
武氏之强盛,野心之大,可见一斑。
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武氏改唐为周,正式称帝,地位已经巩固,即停止定期出使,仍改为奉敕乃巡。
风俗、廉察使实际是大唐最早的地方监察使职,光宅至延载年间是唐监察使职制定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这之前,此前巡使,只是皇帝派遣监察地方的临时差遣官。
监察使职已有固定名称、固定时间出巡,逐渐制度化。其后监察使职发展为巡察使、按察使、采访使,有印信、治所,常驻地方,并有废置官吏等等大权。
陈平安觉得这个每年巡查天下,是可以的,但是直接废置官吏等大权,是不能给的。
武氏那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柄,用的人,也都是支持她的人。
若是李世民拿来用,那就不能给罢免官吏官职的权力。
因为一旦如此,监察使权柄过大,很容易成为朝堂之上实力最大的官署。
这么一来,一家独大,要么成为众矢之的,要么权力自下而上,最后让监察使主官的权柄最大,甚至是能威胁到皇权。
威胁到皇权没有什么关系,最最主要的还是会产生权臣,只手遮天。
就好比奸相李林甫差不多。
内斗只会产生内耗。
陈平安写完左右肃政台的建言,感觉已经差不多了。
没必要改革现在的御史台制度,可以建立左右监察使,隶属于御史台,以及巡查御史等,是可以拿来用的。
邸报虽然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时间一长,也会被地方上想出来对策。
比如,收买那些学子,又或者是盯着每一个学子,以防他们通风报信等等。
而巡察使就不一样了。
这是朝廷御史台隶属官吏,有着官方的身份,相当于是钦差差不多。
地方的官员是不敢随便乱来的,真要是乱来,那完全就可以杀鸡儆猴。
李世民的心,其实也黑。
若是不黑,就可能不会有玄武门事件了。
可不要把他也当做是大圣人。
陈平安把能写的写出来,有一些弊端,也写出来,比如不能给监察使太大的权柄。
他们负责监察,负责巡查,负责调查,有着敲山震虎的作用。
而不是成为锦衣卫那样的官吏。
那完全就是皇帝的刽子手。
却也会成为权臣们的刀,可以指向贪官污吏,也能指向忠臣、直臣。
写好了之后。
陈平安带着奏章,出门,坐上人力车,去了皇宫。
大街上,已经见到了好几辆自行车。
这车造价不低,卖的可不便宜。
裴明礼、何潘仁都在做,并且,已经把自行车卖向了东瀛那边。
一辆自行车,估计的几万两白银了吧。
这东西,绝对是新奇物。
东瀛的贵族们也一定会筹钱买下来的,坐上之后,骑着出去,多拉风。
绝对会成为人上人。
进入皇宫。
李世民难得的没有在太极宫批阅奏章,或者是处理政务,而是带着太子李承乾在上林苑。
今年夏天,在上林苑种植的土豆,守成非常不错。
李世民就带着李承乾来看过一次,和他讲述了这土豆的产量,以及以后会出现的影响。
毕竟,土豆产量比较高,以后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不仅如此,粮食产量高了。
粮价也会跟着下降,粮食卖不出一个好价格,农夫们也就觉得种地来钱慢,也可能会放弃耕地。
这时候,是让地继续荒着?
还是说,看着那些世家大族们收买这些土地,然后占为己有呢?
土地兼并的问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不错。
李世民在想办法教导李承乾,如何治国理政。
这叫做言传身教。
也是陈平安的建议。
既然确定了李承乾是太子,也想要避免玄武门之事再一次发生。
那就必须要用心培养他,而不是三心二意。
一会儿,觉得李恪比较合适当皇帝,一会儿,又觉得李泰比较合适。
要么,让他们成为李承乾的磨刀石,把李承乾磨得锋利一些。
要么,就好生地培养李承乾,让他成为大唐好太子。
年龄到了,就直接参与政事开始掌权。
不然,你不想看到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发生。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
若是不想吃这个教训,那就好好地教导,明确李承乾大唐储君的地位。
李世民自然不想让李恪、李泰成为李承乾的磨刀石,他本就不想让玄武门之事再一次上演,又怎么可能还继续看到兄弟相残呢。
所以,他选择了第二条,那就是好生地培养李承乾,把他待在身边,来一个言传身教。
这三年来。
李承乾的变化也不小。
从以前一板一眼,犹如一个小大人一样,比较刻板,再到现在,终于有了笑容,也有了自信。
“孤见过先生。”
陈平安还没施礼,李承乾就先一步,抱拳躬身。
李世民在一旁,露出了慈父一般的笑容。
陈平安连忙施礼,说道:“臣,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又对李承乾抱拳道:“臣,见过殿下,殿下恭安。”
李承乾回道:“先生快快请起。”
李世民拉着李承乾上前,又扶起了陈平安,说道:“无须多礼,过来,看看今日之收获。”
深秋之后。
也适合狩猎。
上林苑的兔子比较多。
李世民这是带着李承乾来狩猎,过过手瘾。
陈平安看了看,肥兔子不少。
李世民道:“你手艺好,给我们烤几只兔子,朕来去皮毛,你准备炭火,还有作料。”
陈平安也没拒绝,正好,有段时间没吃烤兔了。
还怪想念的。
“喏。”
当即抱拳。
李承乾在一旁道:“先生,孤来搭把手,如何?”
陈平安道:“好呀。”
就这么。
李世民把兔子挂起来,动手去皮毛。
这动作,一看就是老手了。
陈平安和李承乾架起了火堆,用来烧炭,又让郭安回去拿一些作料。
至于家中书房哪锁着的最后一点儿食料,是不会拿出来,在这里烤兔子用了。
咋说,也要等到陈汉晟大一些,能吃烤肉了,用来烤肉串,给他尝一尝味道。
不一会儿。
郭安拿来了食料,兔子皮毛也去掉,内脏也处理了,可以架起来烤。
李世民、李承乾、陈平安三人就坐在马扎上,一人转动着一个烤兔。
“陈卿,孙道长不日就会回到长安了。”
李世民轻飘飘一句话。
信息量却比较大。
陈平安知道,他的意思是孙思邈要回来了,不仅回长安,还带回来伤寒杂病论这本医书。
“恭喜陛下,皇后娘娘的病,应该有办法医治了。”
坐在那里的李承乾一听,顿时瞪大了双眼,高兴不已,都要站起来了。
李世民看了看他,温和地笑了一下。
这一笑,是真的那种慈父一般,也是真的高兴。
“还是多亏了你的提醒,要不是你说明那医书的重要性,朕可能还被那些江南医师给蒙在鼓里呢。”
想想就又来气。
好在,李君羡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江陵陈家把伤寒杂病论交出来了。
李世民也不会亏待了他们,直接以他们主动交出伤寒杂病论,乃家风优良,教出陈平安这么一位国之栋梁为由,多给一些好处。
在他看来,陈平安有一点儿像是一个孤臣,却又不像。
因为到现在为止,陈平安都只是将作监少监,官职不大,权柄很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