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突厥阿斯兰·帖木儿军队盘踞介休城前,意图不明,然其兵威已使我军民惶恐不安。臣身为大唐将士,守土有责,虽深知介休城防之坚固,然亦深知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

......

奏折中,李麟戟以朴实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介休城下的一幕幕:百姓的坚韧与困苦,战士的坚守,以及突厥围城日久,战事胶着的严峻形势。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有对朝廷的忠诚,更有对国泰民安的忧虑。

“陛下,臣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介休之城,乃国之北门,吾民之家,不容有失。梁师都之徒环伺,突厥之固守,皆非吾族人可忍之辱。臣愿以身许国,率千骑,夜入草原,袭厥巢,乱其后方,以解城围,虽千万人言,吾往矣。“

读至此,李渊眼眶微湿,字字间,他仿佛能看到李麟戟决然的身影,于夜色中策马北上,那份孤注国忘我之勇,令人动容。奏折中,李麟戟未言个人之功,唯以国家、以民安为先,其情之深,其心之忠,跃然纸上。

“陛下,介休城虽小,然其民望天子之心,犹大国之子。臣行,愿陛下保重龙体,待臣归,介休城再春,吾共复,国泰民安,臣之愿,无他。“

然臣亦知,此行若稍有差池,必将引起朝堂之上非议。然臣心所系,非个人之荣辱,乃我大唐之安危,介休百姓之福祉。臣愿以一身之荣辱,换我大唐之安宁,介休百姓之和平。

臣恳请陛下准臣此行,臣必不负圣望,凯旋而归。若此战能胜,则介休之围可解,突厥之患可除,我大唐边境可安,百姓可安居乐业。臣虽万死,亦不辞也。

李渊放下奏折,长舒一口气,心中波澜未平。李麟戟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让这位帝王心中既是骄傲又是心疼。他拿起朱笔,在奏折后,沉稳重地批下“准,望卿平安归来,朕与万民共候介休春“。

窗外,月挂中天,宫墙之影斜长,长安城内一片宁静,而这份来自边疆的深情,却如星火,点燃了皇城的夜,照亮了家国情怀。

李渊心中默许,李麟戟,你为国奔赴,国必不负你,介休城,必春回。

朝会之上,龙涎香袅袅,气氛庄严肃穆。

百官列立,静待圣天子李渊驾临。

鼓声三响,李渊身着龙袍,缓缓步入大殿,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一封奏折之上。

李渊手持奏折,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朕收到一份来自介休城的奏折。其言辞恳切,情感深重,朕深受感动,愿与众卿共赏。”

接着,李渊缓缓展开奏折,开始念道:

“臣李麟戟,叩首于圣天子御前。臣身为大唐官吏,守土有责,然眼见突厥贼兵犯我疆土,百姓受苦,心如刀绞。臣知此战凶险,然为大唐安宁,为百姓福祉,臣愿舍弃一切,以身许国。”

李渊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沉重,大殿内一片肃静,众臣皆被李麟戟的言辞所打动。

“臣思及介休城下,百姓期盼和平,土地渴望休养生息。臣愿亲率精兵,深入草原,直捣突厥后方,以奇袭之势,破其不备。臣知此行九死一生,然为保我大唐百姓安宁,臣无怨无悔。”

李渊念到这里,声音中已带着几分哽咽,大殿内的气氛也愈发沉重。

奏折念完,大殿内一片寂静。

李渊的眼眶微红,他抬头望向群臣,声音坚定地说:“李麟戟此等忠勇之心,朕深感敬佩。大唐有此忠勇之士,何愁不能扫清寰宇,保我百姓安宁?众卿当以此为榜样,共同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随着李渊诵读完奏折,整个大殿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而又激昂的氛围之中。

群臣聆听之余,无不为李麟戟的英勇与忠诚所动容。

“李麟戟,虽身在远方,其忠肝义胆已响彻朝堂,震撼吾心。”

李渊缓缓抬手,示意群臣静默,他目光深邃,似乎穿越了空间的限制,直接望向那正在草原上奋战的李麟戟,“此人,不单是介休之光,更是我大唐之骄傲。为此,朕今日特旨,不论李麟戟此行胜败,其忠勇已足堪嘉奖。”

他顿了顿,让自己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随后加重语气,宣布道:“即日起,加封李麟戟定远将军,待其班师回朝之日,更将有隆重之礼遇相迎。此乃朝廷对其牺牲与奉献的最高认可,亦是我大唐对所有忠臣良将的承诺——功不唐捐,国不忘怀。”

言毕,李渊挥笔在圣旨上落下最后一划,金色的印鉴随之落下,正式宣告了这项荣誉的赋予。

朝堂上下,一片沸腾。

李麟戟目前是介休城的县令品级为正七品,因为介休城处在边境,所以兼顾介休城的防御。

而定远将军虽是武散官,但却是实打实的正五品。

要不是李渊是个感性的人,像李麟戟这种文官与武将官衔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还真是少有。

裴寂缓缓步出班列,躬身施礼:“陛下,微臣裴寂,有话斗胆进言。”

李渊目光温和地投向裴寂,示意他继续。

“李麟戟之忠勇,诚然可嘉,其愿以身许国,吾等皆为之动容。”裴寂语调平和,字斟句酌,“然朝纲有度,国事需谋定而后动。李麟戟身为文官,虽有勇略,但亲率精兵深入敌后,此举是否过于冒险?且文武官阶混杂,于礼法亦有不妥。”

他环视四周,继续说道:“微臣并非质疑李麟戟之忠心与能力,实则是忧虑此举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边疆稳定,关乎社稷安危,若因此举而有损朝纲,或致朝野议论纷纷,恐非陛下所愿。”

裴寂言罢,目光再次聚焦于李渊,等待着皇帝的裁夺

李渊沉吟片刻,显然裴寂的顾虑也触动了他的思考。他轻抚须髯,目光深邃,缓缓开口:“裴爱卿之言,朕铭记于心。国事需谨慎,然忠勇之士,亦当有所奖掖。李麟戟之举,虽有违常例,但其心可昭日月。”

他转而面向群臣,语气坚定:“李麟戟暂领定远将军,非为破坏朝纲,而是因时制宜,特事特办。朕意已决,待李麟戟凯旋,将重新审视其官职安排,使之合乎礼法。至于朝野议论,朕自会明示天下,李麟戟之行,是为国为民,非为私利,当为百官之楷模。”

李渊的这番话说完,其他朝臣内心虽有悱恻,但却再无人出言。

都百官之楷模了,还说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