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战争便免不了有牺牲,尤其是八路军总体兵力到装备再到补充,都比鬼子差一大截,以更大的伤亡实现对鬼子的消灭是免不了的,那么这么一来,在老兵损失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加速新兵的训练,维持部队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快,便是绕不开的问题。

这种难以速成的武器——掷弹筒,不太适合大规模军事战争,各国都需要简单容易上手的武器,而不是老兵专用的经验类武器。

“鬼子之所以大力制造【89式掷弹筒】这种装备,完全是基于其‘三个月灭亡华夏’的判断所配置的武器;诸位每周都发动至少一次营级以上的作战,想来大家对鬼子的单兵素质比我有更直接的感受吧?这阵子鬼子兵的作战素质与1年前相比,是否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滑坡?”

对于唐亮这话,与会人员纷纷点头。

鬼子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因为装备掷弹筒的多为老士官,经验较足因而能进行精准打击,而随着这些技术熟练的老兵逐渐消耗,鬼子的掷弹筒命中率开始惨不忍睹,此刻已经只能改成覆盖式齐射,掷弹筒榴弹消耗相比之前多了不少不说,也耽误事。

而【89式掷弹筒】跟【60毫米迫击炮】的对抗毫无悬念,完全被后者碾压。

当解放战争来临后,不管是国军来料加工组装的“国产”【60毫米迫击炮】的大量制造,还是美援的【M2式60毫米迫击炮】大批抵达后,同场竞技下,不管是国军还是解放军都很快将掷弹筒边缘化,甚至到1949年,解放军一道命令,武器统计中直接将掷弹筒剔除出“炮”的行列。

在1950年全军决定统一编制时,便明确规定每个步兵连装备3门60炮,明确每个步兵连应编一个60炮排,共有3门【60毫米迫击炮】,每门编制10人炮班,携带炮弹36到40发;掷弹筒已经失去了装备空间。

随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即爆发了,全军的装备调整尚未落实完毕,因此入朝部队的掷弹筒如何处理便成了问题。在首批入朝的志愿军第13兵团中,对掷弹筒的处理方式是“有弹者保留,无弹者取消”。

简单的说,对掷弹筒的态度就是“用完拉倒”,不再提供掷弹筒所需的弹药。

很快这个态度扩张到了整个志愿军。

长津湖之战中,第9兵团的第20军全军还有仍然装备有高达316具的掷弹筒,但此战中全军消耗掷弹筒弹为309发,平均一具掷弹筒消耗榴弹不足一发。

而第20军58师消耗60炮弹2371发、59师消耗60炮弹1833发、89师消耗60炮弹924发,这都是各自师消耗掷弹筒弹的10倍以上了。

进入阵地战阶段,志愿军中更是只见【60毫米迫击炮】,几乎再也见不到【89式掷弹筒】的身影了。

既然历史给了这个选择结果,唐亮自然希望能影响八路军的选择。

只是肯定有人是有所怀疑的:

“战略退却阶段这么艰难的时候我们都熬过来了,难道战略相持阶段还会这么难熬么?我们的新兵训练不是应该比以往更容易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