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第一项改革是土地改革。王莽创造性地将土地收归国有,不允许进行私人买卖,然后再按人头重新分配。原来拥有土地,并且一户有八个男丁的家庭,可以分得一井,也就是900亩的土地。如果不满八个男丁,则需要将多出的部分分给宗族或者邻里。如果原来没有土地的人,一夫一妇可以分成100亩的土地。这项改革乍一看完全就是为民着想的好政策,王莽的初衷也是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有田可种,有粮可吃。然而汉朝发展了二百年,土地兼并问题早已根深蒂固,那些世家大族牢牢把持着土地的所有权,早就将这些土地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如今王莽一下子将土地收归国有,不啻于从他们的兜里抢钱,碗里抢肉,当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法令一出,立刻群情激昂,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王莽一下子就把那些世家大族得罪了个遍。

第二项改革是禁止奴隶买卖。应该说王莽还是相当注重人权的,这一点,从之前他的儿子杀了一个奴仆,他就逼令儿子自杀为奴仆偿命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出台这项法令,也是希望处于社会底层的奴仆、婢女这些人能够拥有人权并得到善待。然而王莽毕竟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化,理想化了。当时社会上许多的底层人民,可能会因为种种变故导致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们往往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主动卖身为奴,这样虽然身份低贱,但至少还能混口饱饭,赖以生存。但是王莽一下子禁止了奴隶买卖,就等于给这些人把最后一个生存的门路给关上了。在没法成为有钱人家的奴仆混上一口饭吃的情况下,许多人只能铤而走险,迈向了作奸犯科的道路。可以说,这一条法令让王莽得罪了数量庞大的社会底层人民,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是新朝动荡的开端。

第三项改革是实行“五均六莞”制。这个改革相对复杂一点,简单地说就是将盐、铁、酒、铸钱、布帛以及名山大泽的各项产出收归国有统一管理经营。然后通过国家专门人员调节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稳定市场经济,以免私人囤积居奇,从中牟利,并且将这些国有经营产业中所获得的利润向民间放贷,只收取为数不多的利息,以支持民生。其实特种产业收归国有的政策自古便有,直到如今,我们国家的石油,电信等行业也依然是国营垄断的。这本没什么不妥。但错就错在王莽步子迈得太大,想要一步到位。这种与民争利的行为使得原本经营这些产业的中产阶级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且当时腐败盛行,那些调节市价的官员又由一些本地的大家世族所担任,他们掌握了经济的命脉之后,很少有人不图私利一心为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市场价格还不是那些世家大族说多少就是多少?再加上他们巧立名目,强行向不需要借贷的家庭发放贷款,并在利息之外收取各种不合理的费用,导致百姓家家苦不堪言。这么一来,中产阶级也站到了王莽的对立面。

第四项改革,也是影响最大的改革则是货币改革。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货币的稳定性有多么地重要。在当时,汉武帝时期所发行的五铢钱早已深入人心,在市场上的流通也十分的稳定。但王莽偏偏要逆市而行,放着现成的五铢钱不用,转而对于原有的币种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导致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虽然民间骂声一片,但不撞南墙不死心的王莽依然我行我素,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三次货币改革,每一次的改革内容都可谓是天马行空,不考虑人民的基本利益。特别是在第三次货币改革的时候王莽破天荒地发行了由六种材质所组成的共28种不同类型的货币。要知道,时至今日,我们所使用的货币也只有两种材质组成,分别是硬币和纸币,目前常用的面值也只有0.5、1、5、10、20、50、100这几种。6种材质,28种不同类型的货币别说识字率不高的汉朝,就算放到现在,估计好多人也没办法完全搞得明白。关于王莽的货币改革甚至能够单独写一篇长论文,因为内容复杂且无趣,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这几次的货物改革闹得天下人心惶惶。新朝的金融体系完全崩溃。这导致许多原本就贫困潦倒的人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更加一贫如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民间于是开始偷偷使用曾经通行于市的五铢钱,对于王莽的新政策以及新货币不屑一顾。这几次的货币改革也使得几乎所有阶层多多少少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也使得他们对于王莽的厌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第五项改革也是最无厘头的改革。王莽喜欢给郡县,官职改名,而且不是一两个地方改,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同时改。虽然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一些给地方改名的事情发生,但王莽这次所涉及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却是绝无仅有。尽管王莽有据可依,许多地名,官职名都是根据周礼上的记载所改。但那都已经是千年以前的老黄历了。现今的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自己从出生开始就居住的这个地区的地名,以及地方上各个官吏的名称。但王莽可不管这些,说改就改,一点也不含糊,很多地方甚至不止改了一次、两次,而是反复改,一改再改。甚至还出现过有些地方第一次改名的文书还没有到达地方,第二次改名的文书就已经发出了。绕到最后,好多百姓连自己现在待的这个地方名字叫什么都已经弄不清楚了。这项改革虽然对于民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不过现在看来真是一项非常脑残的行为,纯属没事找事。当然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只有王莽这种读书读傻了的人才会去做,而且是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在做。

第六项改革是修改少数民族的名号以及他们首领的名称。国内霍霍完了,王莽开始霍霍国外了。我们都知道,汉朝一直以来最大的外患就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而匈奴的首领则是叫单于。匈奴在昭君出塞后,表面上已经宣布臣属于汉朝,汉朝在与匈奴的单于进行邦交的时候往往也都是以王爵之礼来予以应对的。不过在王莽的心里,对于这些还没有开化的游牧民族是十分看不上眼的,毕竟自己是读圣贤书长大的,你们这些茹毛饮血的野蛮人怎么可以跟我们天朝上国相提并论呢。所以他单方面地将对待游牧民族的礼节从王爵降为公爵,更是在给匈奴单于的印绶上给人家改了名,叫做服奴善于。虽然匈奴早在汉武帝时期就被汉军打得服服帖帖,不敢太过放肆了,但叔可忍嫂不可忍,面对王莽这样公然地侮辱,匈奴人也终于坐不住了,彻底与王莽的新朝进行了决裂。

那个曾经站在道德至高点,被人当成圣人一般顶礼膜拜的王莽。在当上皇帝之后短短十多年,就通过以上这几项改革,将国内外几乎所有人都得罪了个干干净净。此时王莽这个名字在人们的口中不再是那个道德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而成了卑鄙的小人,奸邪的恶棍。王莽曾经被人们捧得有多高,这时候摔的就有多重。恐怕王莽自己很多时候抓破脑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得到的反馈却相差这么大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上几条改革看出来,王莽并不算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他出台的种种政策也没有一条是想要以权谋私,残害百姓。甚至很多改革的出发点根本就是想要造福百姓的。但偏偏好的想法却得不到好的回报。天下苍生不仅不认可王莽的所作所为,甚至还把王莽骂得一无是处,狗血淋头。

时常将自己埋身于圣贤书中的王莽,完全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的成功是因为遵循古人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他的失败,则也是因为太过于拘泥书中所言,一错再错而造成的。一个人,你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可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但如果你将你的理想和道德标准硬要强加在他人身上,往往得到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高门大户的王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多时候,你可以给老百姓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习,但不能强求所有的老百姓都成为像你一样的榜样。毕竟,老百姓的第一要务还是填饱肚子,仅此而已。

改革之后发生的一切,不仅王莽的内心遭到了千疮百孔的打击。整个社会也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世家大族对于王莽的统治越来越不满,因为他们的许多既得利益在王莽的新朝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黎民百姓对于王莽的统治也一直心怀怨怼,因为奴隶买卖的禁止以及金融市场的混乱,让许多原本就贫苦无依的人们更加穷困潦倒。

天下反莽的势头愈演愈烈,终于,农民扛起了锄头,世家拿起了刀枪,在心中的怨念上升到顶点之后,人们将这种愤怒付诸于行动。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推翻王莽这令人失望的统治。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一个饱读诗书的理想主义者,终究倒在了残酷的现实面前。

而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也随之到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