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3qxsw.com

所以诸位!“誓断一切恶”是没有什么平等不平等,染污就是染污,清净就是清净,就是要远离染污,亲近善知识,所以身业在远离过失这一块是不平等的。但是在修善法的时候,你在布施的时候,持戒的时候,那是平等的。你布施,本来说法也是一种布施,法布施嘛。

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情况是有差别相,什么情况是平等,你分寸要拿捏得很好。就是,凡是修善这一块,尽量平等,但是断恶的时候你要选择。有些人你是不能靠近的,你碰不得,这个恶因缘你承受不起的。所以它有时候是强调差别相,有时候强调平等性,你这个分寸要拿捏得好。

壬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 智者应守护

一心安乐行 无量众所敬

这段总结。我们透过前面的远离恼害,然后平等慈悲,这种第三安乐行,“智者应守护”。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你好好守护你的意业,能够远离恼害、慈悲平等。你能够如此安住你的意安乐行,你未来的果报,为无量众生所恭敬。你内心平等地包容一切,你未来的果报,每一个人看到你都起大欢喜,每一个人。因为你内心平等,所以你招感来的别人也是平等地对你恭敬包容。这个是颂行成。

庚四、誓愿安乐行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明行法;壬二、叹经法

“长行”当中又分两段。先看行法,再看行成。

壬一、明行法 分二:癸一、释行法;壬二、结行成

那么,因地的行法也分两段。

癸一、释行法

我们先看止行。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面的身口意三业的安乐行,都有止跟观,有调伏烦恼,有成就善法。但是誓愿安乐行没有止跟观的差别了,就只有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又有两个次第,什么叫誓愿安乐行呢?第一个发菩提心,第二个立菩提愿。

我们解释这两个差别。菩提心是个总相,就是说你今天受了菩萨戒以后先有一个心态:我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菩提心,这是一个总相。至于你要怎么去做,你要怎么去实践你的理想,那就是菩提愿了。这个菩提愿是别相,就是你实践的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先讲菩提心。这菩提心怎么发呢?

“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这个地方有两个所缘境:

第一个,是在家出家人中。这个地方的在家出家是三乘的修行者,修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的行者。对三乘的行者,你希望能够给他怎么样?与乐。你希望能够方便地引导他,使令他功德增上。这第一个,他已经在修行了,你希望能够使令他增上。

第二个,非菩萨。这个非菩萨指的是生死凡夫,他也不是声闻,也不是缘觉,也不是菩萨,他就喜欢追求人天快乐。对这个生死凡夫,你要怎么办呢?生大悲想,希望能够拔除他的痛苦,起码不要让他堕入三恶道。你的标准就是起码不要让他堕入三恶道。

所以,我们对三乘的行者起与乐之心,对生死凡夫起拔苦之心,这叫做发菩提心。就是希望这一切众生离苦跟得乐。

那怎么做呢?他的实践的方向是什么呢?就是菩提愿了。

你应该作如此的念想:“如是之人(前面的菩萨跟生死凡夫),则为大失。”他们今生失去广大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来善巧方便,随宜说法,有时候为实施权,有时候开权显实,这个权实之间的调配是佛陀为根机不同而宣说的,而生死凡夫——先说生死凡夫——生死凡夫对这个权法却“不闻、不知、不觉”。

生死凡夫他很简单,他就是修一个善法。然后呢?然后来生他马上要享受这个善法。他说你不要跟我讲出世的法门,你也不要跟我讲往生,我这个善法就马上要兑现在人世间。他没有出离心,这种人就很可惜了,则为大失。因为你不明白生死的过失,你就不知道这个人天果报“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你享受这个人间的快乐,你要想想你的第三生,第三生要堕落的。所以,这个生死凡夫的可惜,可惜在哪里呢?对于出世间的三乘道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闻就是没有闻慧,不知就是没有思慧,不觉就是没有修慧。这第一个,第一种愚痴。

第二种人呢?是“不问、不信、不解”。这个是三乘的道人。三乘的道人可惜的地方在哪里呢?只知道解脱,不知道无上菩提。就是心外求法,追求涅盘寂静,追求六度的功德庄严。也是一样,“不问、不信、不解”,没有闻慧,也没有思慧,也没有修慧。

而你,今天修完《法华经》以后,你开始怎么样?站在一心真如的角度来看十法界。这些菩萨跟生死凡夫各人追求各人的,简单来说都是有所得,就是失去了无上菩提,那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这样想,“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虽然他不能了解《法华经》的殊胜跟圆满,但是我发一个愿,我在成就无上菩提的时候,随在何地,我将以真如三昧所发生的神通力跟智慧力来引导他们,使令他们安住在一佛乘的妙法当中。就发愿能够弘法利生。

这个地方先发菩提心,然后转成明确的菩提愿。因为你菩提心是不能付诸行动的。你说,你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然后呢?然后怎么做?你没有实践的方向,这是个理论。但是菩提愿,它是有个方向,弘法利生。

当然有人就问,菩萨道很多种,他没有饭吃,我发愿带他去吃饭;他生病,我发愿带他去看医生,这也是菩萨道。是的!但这个问题在哪里呢?治标不治本。他今天有痛苦,但痛苦的根本是愚痴。因为他没办法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所以他才造罪。所以,痛苦是由罪业而来,罪业是来自于愚痴。你今天不把他的根本愚痴消灭,不给他智慧的光明,好,你带他去吃饭,带他去看病,然后呢?他身体健康以后,他的愚痴却没改,他继续造更大的罪业。

所以,《摄大乘论》上说,菩萨虽然有无量的福德力,他能够心想事成,他手一伸出来,雨无量珍宝,那有人就问菩萨说,那你为什么不雨无量珍宝给那些贫困的人,来解决他们的痛苦呢?《摄大乘论》说了,菩萨不这么做,因为这样对众生没好处。他没有福报,你给他很多的钱,他更放逸,结果他罪业造得更深。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本来自于罪业,一切罪业的根本来自于你心中的愚痴。

你要告诉他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让他有判断力,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菩萨的整个离苦得乐的下手的方向就是,以神通力、以智慧的善巧力来为他引导、说法,使令他慢慢地趋向于一佛乘的佛道。这个是菩提愿。

癸二、结行成

我们看,你发了这个菩提愿有什么好处呢?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这段是讲到誓愿安乐行的行成功德之相,有三段。先看第一段,远离过失。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能够成就第四安乐行,你能够先发菩提心,然后立下了弘法利生的菩提愿,那么你这个时候有这种愿来说法的时候,“无有过失”,没有身口意的过失,因为以愿导行嘛。你的方向是希望能够弘扬佛法,开人智慧,透过智慧的开朗,他自然会断恶修善,他自然会离苦得乐。你不要太多地去做那些外在的改变,你只要改变他的内心,他自然因缘就改变。你这个方向是对的,那你以后的整个引导,你对众生的引导,你就不会做太多的那些不必要的、错误的善巧方便。你以这个弘法利生为根本,你这样子的方向是基本上身口意没有太大过失了,因为你的整个弘法的方向是对了。这第一个,远离过失。

第二个,成就大力。你将成就三种大力:第一个, 四众供养。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们“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因为你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你让他能够听闻佛法,从今生,由内心的觉悟而改变。这个是对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会感恩你、恭敬你。这第一个。第二个,诸天护佑。虚空当中的诸天乃至于善神“为听法故,亦常随侍”。平常你在说法的时候,他随侍左右。遇到有人问难的时候,“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问难的时候(这个地方问难指的是有人要来障碍你),那么诸天也会保护你不受障碍。第三个,听者欢喜。你今天安立了一个弘法利生的誓愿,听者就真正地受益,他感到欢喜。

看最后的结叹。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你今天发愿来弘传《法华经》,虽然你现在做不到,你先许下这个誓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好处呢?因为《法华经》非同小可,那是三世诸佛所秘密加持、秘密护持的法门。

诸位!如果你不学《法华经》会有什么后果?它的后果就是你只有事修,没有理观。就是,我受了菩萨戒,喔,佛陀说这件事不能做,这件事就不要做;那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就不要做……那么你的整个修学,你不会怎么样?你不会从改变自我意识修起。你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断恶修善度众生,你整个修学变成单向的对治,你不会成就总持的功德,不会的。所以诸位,你今天要在《法华经》里面受益,你一定要能够怎么样?发愿在你未来的时候弘扬《法华经》,先把这个因地种下去。你现在发的愿,就是你未来的果报的出现。你现在不发愿,你未来就没有这个因缘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身口意最后会归到菩提愿。

这个四安乐行是很重要,因为整个《法华经》的会权入实的理论,到了<安乐行品>就是落实到身口意的修学。它有三个重点,四安乐行我们把它总结成三个重点:

第一个,安住清净心。要作任何的修行改变,一定要否定自我意识,从根本上否定你的过去所累积的这些错误的影像。所以诸位!你学完《法华经》以后,你千万不要再讲说,哦,我的个性就是这样。你讲这句话就是肯定它了,就是迷己为物、认物为己。就是你今天的清净心被取代了,变成一种自我的影像。所以第一个,安住清净心。

第二个,修正身口意。这个是事修了。前面是理观。其实师父的态度是这样,你学完《法华经》以后,你最好去受个菩萨戒,否则你永远只知道安住清净心,然后呢?然后你没有一个实践的下手处。其实你看前面的身口意的止行跟观行,佛陀是全部从菩萨戒里面抄过来的。当然,他是把那个断恶修善这两块重点抄过来,度众生的善巧、怎么样度化众生讲得少。就是你怎么样先端正其心,怎么样能够引导自己趋向于慈悲平等。所以你今天学了《法华经》,有理观,然后事修怎么办?你怎么事修?你当然要受菩萨戒。菩萨戒讲得多,怎么样断恶,怎么样修善,怎么度众生。所以安住清净心以后,开始称性起修,讲修德。修德就是怎么样修正你的身口意三业。你有很多如梦如幻的过失要断,你有很多如梦如幻的善法要修,就前面说的止行跟观行。

最后呢,最后导归菩提愿,用菩提愿作收尾。

所以你看大乘法跟小乘不一样。小乘的空观下手最后是怎么样?空、无相、无愿。空观,这小乘的空,声闻缘觉的空,它空到最后,然后呢?他人生就没有什么愿望了。大乘佛法的清净心你也可以说它是空,但是它那个清净心是清净中带有具足。所以它空掉烦恼的时候,空、无相,它是菩提愿,它是有愿的。这清净心修到最后,它是会归到慈悲的愿力去。

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安住清净心、修正身口意、会归菩提愿。所以,整个安乐行,把《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跟菩萨戒的身口意的修学结合在一起了。

当然,如果你今天只有学菩萨戒,没有学《法华经》,你就少掉第一段了,就少掉安住清净心了。你的修行只有两个,就是修正身口意,然后会归菩提愿。这个地方有问题,因为你没有安住清净心,没有理观,你就站在自我意识。所以,一个人不学《法华经》,直接受菩萨戒的不足在哪里?我去受菩萨戒,然后呢?受完菩萨戒,我得到戒体;然后呢,我去断恶修善度众生;最后又是这个我去得果报。就是说,你内心的自我意识没有动摇,你在自我意识的因地累积了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资粮力,然后你用这个资粮力去得一个来生安乐的果报,你跟无上菩提是没有交集的,因为你缺乏理观的这种教育。你在流浪当中,你还是一个流浪汉,你本质没有变。但是你在流浪当中打工,积集了一点资粮,能够满足你衣食所需,你并没有回家。

所以,《法华经》的安住清净心跟菩提愿,再把修正身口意加起来,那就齐了。理观依止《法华经》,事修依止菩萨戒,最后呢?最后回归到你一念的菩提愿。你就靠这个菩提愿成佛,靠清净心跟菩提愿成佛。

这四安乐行,其实这个安乐可不是人天的安乐,它这个安乐的范围非常广。你只要能够照这个方法做,远离内心的过失,先不要管外境怎么样,先好好地去调伏自己,你今生安乐,你来生也安乐,你未来成就永恒的安乐。这个四安乐行,是整个迹门正宗的一个收尾,落实到身口意的修学。

本章已完 m.3qdu.com